尹稚:城市更新应优先关注城市发展战略问题的解决

北京城市更新联盟成立仪式暨首届城市更新论坛

2022-07-22阅读:2558发布:清华同衡来源:清华同衡

640.jpg


【导读】2022年7月12日,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联盟”成立仪式暨“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尹稚教授以“城市更新应优先关注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尹稚教授指出,北京大量的城市更新实践反映出我们已经从简单的地产价值交换型项目逐渐走向复合型项目,实现了跨界和跨学科融合。“十四五”期间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过程,一个持续的城市更新进程应优先关注城市发展战略问题,解决区域协同的问题。在旧城更新中,要有大系统观和分级土地储备的概念,为中国整体更长远的发展做出战略留白。他强调,从宏观视角深度挖掘存量空间,对空间价值的判断永远是动态和可持续的。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要求城市更新以提升人的发展素质为核心,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发展能力和服务保障。以下为演讲全文。

640.png

 尹 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因为我是教书的,讲一讲对城市更新的理解。今天上午论坛的几十个城市更新项目,除了上台领奖的还有很多优秀案例,可以看到大家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反映出来我们从简单的地产价值交换型项目逐渐走向了复合型项目,实现大量跨界融合和跨学科综合。因为从事这方面的实践并不多,就不讲具体的案例了,我想讲一讲城市更新中如何优先考虑城市发展战略的议题。

之所以讲这一个议题,其实很有意思——就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还没结束。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四五”中国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至少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我们最终稳定下来的时候大概有接近十亿左右的人口是实现城镇化的。从现在起到2035年乃至2050年这样的长期进程中,我们既有还未进城的三亿人如何进入城市,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社会,已经进入城市的七八亿人的生活品质、生活质量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其实跟大家关注的城市更新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人对美好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其实是没有终点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一定还有更高的衡量标尺,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宏观策划:一亿人实现远距离的城镇化,一亿人就近城镇化,还有一亿人实现就地的城镇化。城市更新关注的人口规模远比这个大,因为中国到现在理论上已经有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1.存量发展时代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

一个持续的城市更新进程在这个时间点探讨,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堆砌或者简单的基层治理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国家发展还处在一个上升期,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也处在一个上升期。这种上升阶段与我们城市的整体质量、整体可承担的功能,无论从经济强度还是生活质量看,其实还有巨大的反差。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可持续更新进程与国家战略之间的诉求如何能够进一步拉近中国城市的质量水平,更加接近于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至少在2035年以前,人口向城市群、向都市圈、向核心城市进一步聚集的趋势依然是不可抑制的。虽然我们讲空间上要减量,资源上要集约,但是人还是要进来的。

2.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基础和理念支撑

中国的城市仍是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过程中,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战略任务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进程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出来的。人本主义共享理念,经济发展的六化协同推进理念,空间布局既要保证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又要治好“大城市病”,解决区域协同问题,包括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更广泛的市场参与以形成一个治理现代化的多元参与进程。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经历过高速发展以后,我们依然需要面对文化传承的问题,依然需要面对艰巨的物理空间上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当然我们也面对着一些全新的挑战——全球气候带来的绿色发展问题,世界流行疫病带来的健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其实是要靠存量空间+新增空间共同加以支撑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进入成熟期阶段,恐怕在存量空间做文章会变成规划界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是需要大系统观的支撑,仍然是需要分级的储备观的支撑。在旧城更新中,除了项目概念和解决底层民生问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略留白,要有分级土地储备的概念,为中国整体更长远的发展留下足够的预备空间。

3.从宏观视角深度挖潜存量空间

从宏观视角深度挖潜存量空间。在此我们经常涉及到一个词——“机会用地”。对机会用地的价值判断永远是动态和可持续的,当下我们认为用地转换成另外一个用途已经很好了,经过三五年它或有更好的前景。为什么两三百年来城市规划能够支撑全球的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以及走向更好的后工业化发展进程,其实与其系统观、大局观和长远观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分级分类的治理观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任何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土地整备分级的核心支撑,应该在项目规划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机会用地的潜力可以看得更长远一些。

4.将城市战略目标深入城市更新进程

面向未来,城市战略目标的方方面面,有的和空间结合得很密切,有的和空间结合得不一定很密切。这里只举几个方面,比如双化融合的问题——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数字化引领绿色化,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其实对未来的城乡建设乃至城乡运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通过揭示存量空间发展中的时空关系、资源关系和能源关系其中的普遍现象和普遍规律,为城市的绿色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是一个创新“新奇性”触媒。绿色化作为一个城市更新目标,也催生了大量应用前景并倒逼技术进行进一步整合和融合。这其实跟我们过去做新区规划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总是讲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但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就不存在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实体空间之间的联系构成的。


为什么在一些技术论坛上讲,选择新区去做所谓的数字化和孪生城市其价值并不高,无非是一个数字化建造的现实模拟过程,是一个BIM的放大。真正的数字化挑战和数字化面对的生活场景永远是在有人存在的场所里面完成,是在存量空间有真实的人的生活空间里完成,这种应对才是城市数字化的主战场,也是其最核心的未来。


最近两年提得比较多的还有一个战略目标——双碳目标。双碳目标为城市更新带来了目标、路径和实现愿景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有的时候是个约束条件,有的时候是个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并且实现更长远的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基本保障。城市更新为双碳目标提供了空间载体,也提供了发展动力,双碳目标对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控制大拆大建,注重品质的双碳目标是将存量空间与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作为一个双支撑体系进行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城市更新将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提供充足的动力,因为其提供的是更为接地气的需求和更为真实的技术应用场景。这两年很多IT行业在数字城市方面最大的困惑就是会算法,但不理解城市生活的场景和城市运行的规律。


再以城乡融合为例。城市更新带来的城镇化动力其实是促进城乡的流空间和流通道的建设。简单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是否未来在收入上要一致、生活品质上要一致?这其实只是现象级问题。从底层逻辑来看,城乡融合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流空间和流通道的建设实现要素流动,推进原本被隔离的城乡异质性空间的二元结构变成同质化的一元结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城乡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多维度等值化。无论是人口的融合、空间的融合、社会的融合还是环境的融合,城市更新在其中都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疫情带来的一个更严峻的思考就是对全面健康城市的追求。健康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实在边界和问题处理上已经远远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的范围,而城市更新需要在健康城市战略下实现规划的再生产,其既是一个需求创造的天然实践场所,同时在实践场所中形成的理论会进一步修正我们在传统上对公共卫生体系的认知——这一点其实在全球的各种抗疫实践中已经不断产生了一些积累。


我们最终极的目标当然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和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与更新过程中的教育条件改善、环境改善、就业条件改善、服务条件改善,包括迁徙自由度的可能、多样化的增加以及空间更为永续化的利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能力以及服务保障的改进甚至重建息息相关。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共同富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规划师所掌控的大量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空间权益的合理分配,其实跟共同富裕关系极为密切。随着中国全体国民发展水平的提高,财产性收入占有的份额会越来越高,而财产性收入跟空间权益的共同富裕化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每做的一点点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其实都是在这个方面做贡献,我们所倡导的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也是在这个方面不断推进空间权益共同富裕的实现。


谢谢各位!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长沙: 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机构改革中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城市人居环境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想,以“三高四新”战略为指引,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加快构建城市更新制度框架、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工作组织和要素保障,在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擦亮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也让新老市民“记住了乡愁”。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10-25
防止大拆大建,住建部为城市更新过度开发问题划定底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并于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20日。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8-12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城市更新行动需下绣花功夫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8-23
从大拆大建到留改拆,城市更新进入2.0时代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8-24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0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