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塞外钟声——宁夏西安州古城景观再生设计
Bell Outside the Wall -- Landscape regeneration desig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Xi 'an, Ningxia
项目详情发布时间:2023-08-03
项目名称:塞外钟声——宁夏西安州古城景观再生设计
设计时间:2022-06 - 2023-06
项目规模:9200平方米
委托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景观设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方案设计:洪见兰 孟春羊 马瑞晨 罗锋 张孝然
导读:
塞外钟声——宁夏西安州古城景观再生设计,项目位于西安州古城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西侧 20 干米处的西安镇,地处六盘山西北侧,海拔高度约1.7千米,处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之中的第二级。根据西安州古城存在的现状问题、古城内村民的需求及对西安州古城游客的需求等综合因素,将设计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历史记忆的唤醒,村落风貌的整治,生态环境的恢复。从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恢复古城的历史气息及历史环境,营造一个产、旅、文一体的古城文化景观。西安州古城有着完整的历史脉络,由五代时期的“鼐摩会”、西夏王朝的“南牟会”、大宋王朝的“西安州”、明清的“千户所” 发展到如今的“老城村”,这座古朴的城池见证了一代代的人在此地生产生活,它也经历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留下了历史斑驳的影子。西安州古城遗址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农牧交错带,其独有的地域性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都是其 不可被忽视的证明。
如何使西夏和北宋文化在西安州古城内产生共鸣。沿着这条线索,我们梳理了西安州古城在宋夏时期的历史,将宋夏时期服饰、器具、建筑上的纹样进行了提取,用转译、抽象等设计手段将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立独属于西安州古城的多元宋夏历史文化空间。最后,运用了景观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手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展开了西安州古城的景观再生设计: 第一,整体性景观规划。保护古城的整体性景观,通过再生设计,使古城的景观轴线与周边的山脉、河流形成合理的轴线关系。在古城的景观轴线上,增设小品、建筑等人工景观,加强人工轴线与自然轴线的关系,使古城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第二,历史景观空间的活化再生设计。对古城内尚且存有历史记忆的空间节点,在遵从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上对其进行再生设计。第三,古城空间肌理的保护。参考史料对西安州古城的历史空间肌理进行推测,在对遗址造成最低影响的情况下,对古城历史空间的肌理进行保护与发展规划。
西安州古城位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位置,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是古城最为显著的自然特点。古城景观的再生设计中包含对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规划设计。目前周边多为耕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古城遗址边界线逐渐与城镇边界线融合。所以在整体性景观规划中,考虑了古城保护与城镇发展同步性,保护古城的视觉通廊,对人工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保护和还原自然要素,建立古城远观保护制度,形成看的见山,望的见水的整体景观风貌。
在对古城村落再生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古城的文脉是具有地域性与唯一性的,结合人们现代的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以及地域文化来进行古城村落的景观再生设计。在对古村落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中,提取西夏、北宋时期的文化符号作为设计元素,加以提炼、简化,使这些元素应用在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融合在一起,在展示古文化的同时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古城遗址空间包括了古城的钟鼓楼、城隍庙、关帝庙、文庙等,是西安州古城重要的文化遗产存留。通过古建保护修复、场景活化、大型祭祀活动策划、文化氛围营造以及游客参与项目建设等多种途径,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展示手段,建设城隍文化广场、三教爷庙文化活动空间、钟鼓楼中心景观文化广场。因此在西安州古城的再生设计中,大量采用了西夏、北宋的文化符号融入到建筑、小品及相关设施的设计中,同时通过植物和实物等对北宋文化氛围进行全方面的渲染,使人感受到西夏、北宋文化神韵悠长。
五、古城生态再生设计
古城生态进行再生设计贯穿整个古城的设计,古城铺装采用透水铺装,同时设置集水设备,增加水的循环利用。古城内保留了大量的农耕地,从农业生态入手,是此次生态设计的一个着力点,同时在古城内还保存着一个饮牲池,将该废弃节点加入生态手段进行设计,组成了设计的生态部分。设计目的是将其打造成集生态与休闲为一体的景观空间。饮牲池可用于收集雨水,储水,同时改善村落内的局部小气候,用于夏季村民避暑乘凉,也可用于周边小型耕地的浇灌。其设施及构筑物均采用与古城风格一致的建筑样式,并且提取相应的文化符号应用其中。
在本次项目设计中在景观设计方面通过调和对比的方式方法让景观产生渗透和延伸,把握景观韵律与节奏。对立足于遗址再生设计的出发点,保护修复缝合景观肌理,以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原则为设计支撑,让宁夏西安州古城产生景观美观与多样统一的融合,为其他类似项目实践产生参考借鉴意义。
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
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
绿化率:43%
1.历史与文化保护融合:古城景观再生设计通常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将现代设计与古老传统相融合,以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满足现代需求。
2.可持续性设计:在景观再生中,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设计包括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
3.智能科技应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可以被应用于景观再生设计中,用于提升城市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4.社会参与和共享:创新的景观再生设计可以鼓励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从而创造出更具有社会共享性和互动性的公共空间。
5.生态恢复和保护:在设计中考虑生态恢复和保护,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恢复或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6.文化创意产业融合:通过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景观再生相结合,创造出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7.交通与出行优化:在设计中考虑交通规划和出行方式的优化,提升城市的交通流畅度和便捷性。
8.多功能性与灵活性:景观再生设计注重多功能性,使得公共空间可以适应不同的活动和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使用价值。
九、新材料应用
1.透水材料:透水铺装和材料可以帮助提高雨水渗透率,减少设计区域的积水和排水问题。
2.再生建材:使用再生建材,如再生玻璃、再生金属等,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
3.光触媒材料:光触媒材料具有净化空气和自洁功能,有助于保持建筑外观清洁并改善空气质量。
4.可降解材料:在景观设计中使用可降解材料,降解塑料或天然纤维,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5.智能材料:智能材料,如感应材料、发光材料等,可以用于创造出具有交互性和创意性的景观元素。
6.植物纤维材料: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的材料,如竹材、麻材等,不仅环保,还能为景观增添自然氛围。
7.太阳能材料:太阳能板、透明太阳能材料等应用于景观元素,为公共空间提供清洁能源。
8.可塑性材料:柔性、可塑性强的材料用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景观形态和造型。
9.复合材料:结合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在强度、耐久性和外观上实现更多的创新。
相关作品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