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最美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MAD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_马岩松
项目详情发布时间:2022-05-30
项目名称:最美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MAD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_马岩松
设计时间:2014-09 - 2019-09
建成时间:2019-10
项目规模:473,346平方米
委托单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景观设计: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设计指导: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刘会英, 傅昌瑞
方案设计:何晓康, 郑程文, 尚立, 徐琛, 李广崇, 王德元, 郑芳, 童尚仁, Mujung Kang, 张庭辅, 张龙, 张
施工图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MAD Architects
导读: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CBD。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总住户达4000户。项目于2019年建成后,屡次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目前入住率已经超过七成。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CBD。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总住户达4000户。项目于2019年建成后,屡次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目前入住率已经超过七成。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鸟瞰图 ©存在建筑
MAD建筑事务所从2014年开始就进行社会住宅研究,以“社会住宅的社会性”为议题,调研各国社会住宅的历史发展和设计。马岩松也曾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任教时,以此为课题发起讨论,鼓励年轻学生对理想居住展开想象。
同年,北京市保障房中心邀请MAD设计百子湾公租房。作为事务所的第一个社会住宅项目,MAD希望能够在具体实践中突破常规,用设计推动中国社会住宅创新,让空间和建筑服务于人,庞大的社区消融于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唤醒住宅的社会性,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关于居住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打开社区围墙,引入城市道路。12栋住宅楼分成六个组团,一个大地块被拆分成六个小街区。首层临街空间作为生活服务配套,将引入便利店、咖啡店、餐厅、幼儿园、便民诊所、书店、养老机构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城市尺度更加宜人。
▲通向城市道路的社区街道 ©田方方
▲开放式街区组成城市肌理,尺度更加宜居©田方方
▲社区街角的超市 ©朱雨蒙
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空中健身房 ©CreatAR Images
▲二层环形跑跑步道 ©存在建筑
除了二层“飘浮”公园外,MAD在首层、建筑各个错层、半开放灰空间以及屋顶都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观,在城市中心较高密度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中,也保证绿化率达到47%,让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
▲垂直绿化 ©存在建筑
▲红色跑道串联六个街区,多个廊桥连接飘层公园©存在建筑
▲二层平台上郁郁葱葱的绿化环境©田方方
漂浮总部位于成都麓湖生态城的北部湖岸半岛,由十一座独栋办公楼宇和它们围合出的三个院子构成。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用空间的方式向人们发出邀请,让更多的自然与公共空间为高密度办公建筑及它所承载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可能。
▲自然与公共空间 ©CreatAR Images
建筑平面呈Y字形,且顶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建筑群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形。楼与楼的连接组成一团团半围合式空间,宜人的尺度为空间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及归属感。建筑简洁的白色立面、起伏的山形屋顶丰富了城市天际线。
▲退台式设计,圆形下沉剧场衔接首层灰空间©田方方
▲三岔式建筑平面 ©夏至
▲提取建筑形态设计的社区导视系统
百子湾公租房主要有40平方米、5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面积的六种装配式户型、四种超低能耗户型。室内采用轻质涂装板作为分隔墙体,便于检修,也为之后装修改造提供便利。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达到了80%以上的产业化生产,建筑结构单元、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体系,皆为工厂预制,高效环保。建筑模块都是工厂做好,再运输到项目基地安置,减少工地施工带来的污染。装配式建造可以降低造价,并提高住宅建设质量。
社区内有两栋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又被称为“被动式住宅”)。此类住宅采暖制冷能耗低,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高效的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同时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
▲现场装配式施工
参与百子湾公租房的设计引发MAD更深入思考中国居住问题。马岩松在《人民日报》报道中表示:“无论是一个这样的住宅社区,还是城市中的大剧院、美术馆,项目的成功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的关怀。”
▲远眺百子湾公租房 ©朱雨蒙
中国的现代住宅区规划始于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受到了苏联“微型住区”的影响,尺度大且封闭的“单位大院”成为了中国城市居住的基本形式,大院的模式也延续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90年代的住宅商品化浪潮推动,住宅成为了批量化生产的定制商品。
人,本应是居住的最核心。居住关乎生活尊严、社会公平。百子湾公租房提出保障房社区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通过立体社区引入街道,同时最大化绿化空间和公共配套,并将朴素美学和人性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住房精神的核心,是迈向理想居住的一种探索。
▲傍晚,在百湾家园遛狗的居民 ©朱雨蒙
▲项目插画图 ©RUIS锐兮
▲百子湾公租房总平面图
▲轴测图
▲首层空间预留多功能配套设施空间
▲拥有社区内最大绿化面积的二层平台、屋顶绿化
▲建筑和室内装修采用装配式体系
▲A1户型开敞方案轴测示意
▲E户型开敞方案轴测示意
▲Y1户型开场方案轴测示意
▲Y2户型开敞方案轴测示意
/
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
中国北京
2014-2019
类型:社会保障性住房
总建筑面积:473,346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303,351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69,995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刘会英, 傅昌瑞
设计团队:何晓康, 郑程文, 尚立, 徐琛, 李广崇, 王德元, 郑芳, 童尚仁, Mujung Kang, 张庭辅, 张龙, 张凯, Kazushi Miyamoto, Yukan Yanagawa, 余志鹏, Tomasz Czarnecki, Davide Signorato, Natalia Giacomino, Sear Nee, 袁轶雯, Steven Chaffer Park, Dookee Chung, Hiroki Fujino, 姜雪竹, 陈璐曼, Dina Khaki, 杨雪兵
业主: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施工图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标段施工单位: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标段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英诺威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设计说明部分撰文 | MAD
编辑 | 夏雪婷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