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城市生态的空间逻辑 | 从绿地系统到自然结构

李建伟设计工作室

2023-11-14

1.jpg

什么是城市生态的基本逻辑,怎样构建有效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前苏联嫁接过来的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至今一直是我们建设城市生态惯用的模式。这个绿地系统结构主要是以所谓的点、线、面相结合,组成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系统。点就是景点,线就是廊道景观,面自然就是公园,林地。按点、线、面这种方式构成的一个城市内部的绿色结构,我们通常称之为“绿地系统”。

随着生态学家的观察研究,斑块——廊道——基底模式逐渐流行开来。这种基于岛的生物地理学和群落班块动态的理论,流行于城市生态的实践。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从生态的角度看就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比较完整的生态群落,完整的生态结构和能量交换系统。廊道,即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形或带状结构。基底,通常指的是景观的背景结构,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湖泊、农田草原、以及城市用地,等等。把这样的概念运用到城市中,自然就是公园、绿道和一些景点等等。

公园,林带、景点在城市中的网络构成,即被理解成所谓的城市生态系统,这可以看成是对过去城市绿地系统的一种理论上的升级,但并无本质上的差别。这些斑块和廊道系统,换了个名词,似乎也顺理成章,因为城市里也就这些东西,总不能把建筑、道路、广场当成生态的主体要素吧?按照这样的逻辑,那必然就是城市公园、小花园、绿道、河流、湿地系统组成了所谓的城市生态的基本结构。可是,我们做到了吗?城市生态的目标实现了吗?

2.jpg

从空间关系上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错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我们把城市当成了一个既定的灰色空间。在这个孤立的灰色基底上去构建所谓的城市生态,那就必然是灰色系统中的绿色斑块、廊道,等等的连接。错误就在于把城市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孤立出来,把灰色系统当作生态基底,而忽视了城市灰色空间之外更广袤的绿色空间,才是城市生态的基底。因为城市是在一个大的绿色系统基础上形成人工地域。这个人为的地域本身就存在着一个与自然空间的关系问题。除去这个大的绿色基底,城市生态无从谈起。

我们无需怀疑在自然空间里所形成的生态斑块和廊道,具有生态学和景观学意义。但是把它应用到城市系统里面,城市的基底变成了灰色空间;在灰色空间里面做这些是否还具有同样的生态意义?在绿色空间环境下,斑块,或群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对外的能量交换没有障碍;动植物,昆虫微生物的迁徙不受限制。但是,如果被灰色的空间包围着,所有的能量交换,迁徙都被阻隔,其生态平衡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的能量转化和迁徙,都很难在灰色的空间里进行。

其次,用景观廊道代替生态廊道,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那些漂亮的景观大道,不管用多么整齐的树,多少漂亮的花坛、地被,它的生命力不会在水泥和沥青路面上延续和释放,因而也是缺乏生态功能的。我们无法邀请动物,昆虫和我们一起共享车行、人行空间。因此,用生态学家提出的斑块和廊道的概念,在城市的灰色系统中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是不成立的;既发挥不了生态效益,也无助于我们认清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生态本质。

让我们回到大的自然系统。自然本身是生态的,而城市本质上是非生态的。城市如果以一种友好的方式介入到自然系统;不去破坏自然大的结构,把自然结构尽可能多地保留,那么它就不会切断自然的生态系统。这就是思考城市生态的另外一个维度,即以大自然为基底,将城市的灰色空间理解成斑块,而不是基底。

从空间规划的角度看,这些灰色斑块在自然基底上怎么组成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如果城市空间形态上符合自然生态结构,那么,城市就有了符合自然的生态基础。换句话说我们维护了自然的生态,城市就会在自然生态的框架下生长。因此,构建城市生态,其关键在于组织城市的空间结构和自然空间结构的结合,使它们相互之间能够不产生太大的矛盾,这样就能够抓住城市生态的基底。

3.jpg

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底关系逆转,而是一个全新结构关系的构建;即能够把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有效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需要在空间上让人为的系统和自然的系统不发生矛盾,相互之间建立一个平衡的、相互照应的结构关系。把绿色当作城市的基底,有机疏解城市灰色组团,而不是在灰色的空间内部去构建所谓的生态系统。生态的本底在灰色空间的外围,而不是局限在灰色空间的内部。这与过去的灰绿空间关系发生了颠倒。因此,城市生态,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自然结构和人工结构的有机结合,让生态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能够控制全局,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关系,这就是城市生态的绿色本底。

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城市内部绿色空间,因为它们更多的承担着休闲娱乐功能,而非生态功能。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灰色空间内部绿色空间与外围的绿色空间的交流、连接,尽可能融入到大的系统中去。但是要相信一点,城市空间生态要通过更多地保护自然基底结构来实现。在灰色空间内部的这些绿色系统,不是生态的主体,仅仅是一个补充。我们需要明白,不要把次要的东西当成了主体;城市灰色空间组团外围的绿色空间才是城市生态的基底,是生态的主体,而不是灰色空间内部的所谓点、线、面。

4.jpg

每一个城市所在地域的生态本底都不一样。尊重自然生态结构的基本逻辑就能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城市。从气候带,到流域 ,再到地方区域,小气候场地,地理景观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中国地形上来说,西高东低,分别形成了高原,台地、丘陵、平原,以及东南部沿海三角洲。

比如西安,所处河套地区从秦岭以北一直延续到甘肃、新疆;北有内蒙高原,南有秦岭往西一直延续到祁连山;往东延续到河南嵩山,是一个两山夹着的狭长地带。秦岭以南为关中平原,有河谷、丘陵、湖泊,构成地理学上从大到小的层级的关系。

每一个地区,必然有河流、湿地、湖泊;有山有水,有林有田。这些成一定规律分布,就构成了所谓的自然系统。我们对土地的解读就是认清自然系统。自然要素之间是相关的,比如水是从山上往下流的,城市就不能把水流切断;风向是南北风、东西风还是什么风向,城市建设就不要去阻挡它。日出日落、四季轮回,都是自然系统的规律;各个层次之间都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当我们对这些理解了以后,规划城市组团就要注意和自然系统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一定的互补。城市与自然有了这种互补关系,河流可以自由地流淌;植被可以自然地生长;风会调,雨也顺;人与自然相得益彰。这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城市生态吗?

大地的结构本身就是自然系统中最主要的生态网络。城市的灰色斑块填充在这些网络系统中,要最大限度服从这个大的系统;而不是去破坏它,隔断它。

城市灰色主体无限制扩展,如同在自然的系统中开了个大的窟窿,自然生态结构必然遭到破坏,使生态循环无以为继。因此,在规划城市空间的时候,不能摊大饼。如果根据城市空间人工系统的需要与自然系统相结合,就形成了很好的自然形态和城市形态的相互关系。城市的特色也就随之展现出来。

5.jpg

真正有经验的规划师,或景观规划师,能够读得懂地形图、航拍图和GIS图;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土地有什么样的资源,土地的结构有什么特色;就知道小的结构如何服从于大的结构。

规划场地的人工系统与大范围的自然系统相吻合,并不一定要成为什么地理学家,或生态学家。对地理学有一定的了解;对气象、水文、植被、生态群落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就读懂了一片土地的自然系统。千万不要以为学习这些一定要上多少门课程。通过中小学的自然课就应该多多少少有一些地理方面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看书,或在一些设计课中涉及一些地理景观方面的内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气象方面也是一样。气象学、土壤学、植物学,甚至昆虫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都是可以在实践中解决的。在短短的大学四年里专门开课,大可不必。然而,作为老师要提出要求,学生就可以在网上、在图书馆找到这些相应的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设计中来。

西方过去的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主要是建筑师所为。后来建筑师慢慢退出,就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规划师队伍;这些专业的规划人员也基本都来自于建筑。所以自然系统一直就没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过实质性的作用,这是影响世界的城市发展史。

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职业建筑师和规划师。城市规划主要由工匠和官员完成;甚至一些风水师,文人,艺术家也参与其中。城市在形式除了皇宫,衙门,都比较随意,自由灵活。中国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基本上是从49年以后引进苏联的技术人员和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开始的。他们的城市规划和西方的城市规划大体上一致,只是更多地加强了权力的管控。所以权力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控制是主要特色。这与中国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村落,小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特别是小镇和村落的发展,完全是自发的、自由的一种状态。

中国的民间一直就有风水这一说法;很多大家族在规划住宅,或者田产的时候,是要有风水师参与的。有钱的人还会聘请一些画家来咨询。画家们会根据山水画的一些理念来解读房屋、村落与山水的关系;甚至一些信奉宗教的人士也会参与到其中。他们会提出一些回归自然的理念。所以中国的小村小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比较尊重自然风景和自然地理状态的。

6.jpg

还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引导中国的村落和小城镇的发展,就是中国人对于农耕文明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和理解。比如为什么湖南一些丘陵地区的县城过去是建在山脚的坡地上?因为这些地方山多田少,人们认为最佳的建设用地不是平地,因为平地是用来种粮食的,属生产基地;如果把平地都占了,那么去哪去种粮食呢?生产基地都没了,怎么生活呢?因此,人们选择的宅基地一般都是在山坡。山坡有比较好的地形和排水条件,且视线开阔,方便照看生产基地,避免被别人偷,抢;还能够很容易欣赏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种守护自己家园的感觉,是他们选择宅基地的主要的评判标准。

当住宅占据一个比较高的地方,稍微用一点围栏,下面有沟壑、水域和防护林带,就有了一种很强的安全感。现在一些边远地区还可以看得到这样的村落,小镇,选址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一些移民比较多的地方,比如福建的客家人为什么建围屋?为什么要把那些围屋建在山沟的坡地,前面都是大片的水塘和农田?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抱团取暖,能够有很好的生产基地,同时有很好的安全的居住空间。选址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存的基本保障。现在我们无论去贵州、云南、广西、还是福建和广东的一些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村落的选址和分布。

7.jpg

为什么现在的城市形态,完完全全丢弃了过去人们对城市、对家园的这种理解呢?因为城市完全与农村脱钩。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是分开的。过去小镇里的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他们住在镇上,但是田地就在小镇边上,这样他们就能够一体化地来规划自己的家园。当后来城市大了以后,与农村完全脱节了。农村不属城市的一部分,从功能概念上截然分开,就出现了城乡二元体制。这种脱离是农村衰落的根本的原因。农民没有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就没有人愿意当农民。直接导致了农村的衰落的必然。

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发展的模式,无论从社会结构来分析,还是从经济生产的逻辑来分析,都是一个很大的错误。现在是纠正错误的时候了,我们要开始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实现一元结构而不是二元结构。农民和工人,和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平等的。这种理念贯彻在规划设计上,就是从空间上把农村纳入到城市的体系里面来,空间是“一元结构”的关键。

把农村纳入到城市体系了以后,城乡就没有了边界;城市与乡村就只是空间上的聚集力度和疏密的关系,而不是行政边界和不同概念的关系。从空间上打破城市固有的结构,和乡村进行咬合,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空间模式;就是把城乡完完全全柔和到一起。

8.jpg

但是城乡毕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需要从结构上进行优化和调整,将城市的固有的结构放开;同时村落也不能是现在的这种结构。小农经济的散落式村落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对空间生态也非常不利;需要相对集中。城市有机疏解,乡村逐步集中,这样双向而行是未来发展模式。希望这个模式在未来的几十年可能改变我们城市,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城乡在空间上重新整合,还我一个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

张家口尊品 · 御景苑售楼处惊艳登场

类型:室内设计

设计公司: 北京荷欧建筑规划设计院

人居级

浏览:5579

未来日本最高楼|东京火炬塔

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 三菱地所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人居级

浏览:10169

退与隐的艺术 武汉宸嘉100·嘉佰道|WTD

类型:景观设计

设计公司: 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艾景级

浏览:5691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0
0 赞10 转发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