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大型城市的历史变迁

2021-09-18阅读:1320发布:世界人居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我爱我的国家”“中国加油”“祝祖国繁荣强大”……在上海市兴业路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一批“小小初心寻访者”,用文字、拼音、图画等形式,交上了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100年前的“暑假”,13名平均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同样怀着“祖国繁荣强大”的梦想,与2名共产国际代表一起在这间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此,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00年来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创造的历史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在上海这座城市得到了充分体现、生动演绎、精彩阐释。现在,上海这座城市依然焕发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做好城市工作,需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居住、出行、游玩……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更高品质的生活必然要求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20年7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上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实践为基础,聚焦城市治理体系、住房制度、城市建设体制机制等14项具体工作,以世界城市日为平台,通过部市合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上海智慧、上海样本,为世界超大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一座日常有2500余万人口、总建筑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270多万市场主体的超大城市,城市运行和市民服务千头万绪:雨天积水、单车摆放、交通秩序、人员出入、办事效能……要想实现高效治理,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晨表示,上海市结合十多年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持续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从“高效处置一件事”出发,逐步迈向高效治理一区域、一领域,努力实现对问题隐患的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记者在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看到,一块大屏幕上,城市实有人口、空气质量指数、市内交通客流量、全市供气负荷、应急维修……每一个指标都在实时更新变化。

以防台风处置为例,今年7月,因台风“烟花”过境,导致上海出现狂风和暴雨,上海防汛防台指挥系统、“一网统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一网统管”防汛防台系统汇集了全市水情、雨情、灾情、社情等防汛信息,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可以迅速了解台风、暴雨、洪水等汛情变化,即时监测抢险物资准备、人员转移安置、船只进港避风等各类防御准备情况。除监测以外,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强化应急值守、线上线下协同和跨部门联勤联动,进一步提升了精准防汛、科学防汛的能力。

除了在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方面的应用,“一网统管”也不断致力于提升城市温度。去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责任科室;江苏路街道还将新的智能门磁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一旦超过设定时间未开门,后台就会自动预警。

今年年初,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保障。在管理好一座辖区范围大、人口密度高、经济超活跃的超级都市方面,上海的“一网统管”实践提供了一个现实样本。

美好生活,也意味着必须在更深层次增进民生福祉。“我在上海工作生活快10年了,感觉变化太大了,尤其是我居住的小区经过改造之后,周围环境、周边配套好了很多,生活更便利舒适了。”周女士说。她提到的老旧小区改造,正是上海市着力推进城市更新的缩影。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完成了2600多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使100多万户家庭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杨浦区长白新村228街坊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第一批“两万户”工人新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60多岁的“老年”房子日渐陈旧、出现危房,基础设施越来越破败,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现矛盾,部分居民想要搬迁的意愿非常强烈。

2016年春,228街坊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区委区政府探索旧改新模式,创造性地采用“三个100%”的方式进行整体协商征收:意愿征询率、协商签约率、搬迁交房率都要达到100%。仅用106天,该区就顺利实现了“三个100%”,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就此实现了安居梦。

如今的228街坊原址,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以博物馆为中心的综合体。”长白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二万户”原先共有12栋房子,其中2栋保存较完好的房子原样保留,其余10栋拆除后按照原样重建。原样保留的“二万户”老房子将建成一个博物馆,用于展示城市变革的历史和当年社区百姓的生活。

专家表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从“蜗居时代”到“住有所居”再到“住有宜居”的历史变迁,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得益于上海市在推进住房发展中围绕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开展的规划编制。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0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