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河南省印发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计划
2021-09-06阅读:1086发布:世界人居来源:河南日报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生态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和《河南省乡村组织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分别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划定未来五年我省乡村振兴的“路线图”。
初步建成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
《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产能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初步建成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65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计划方案指出,要做强三大产业。高效种养业要做强粮食产业,2025年粮油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壮大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产能,2025年全省肉牛出栏量达400万头左右、肉羊出栏量达3500万只左右;做优特色农业,2025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000万亩左右、优质花生发展到2500万亩左右、优质林果发展到1500万亩左右;绿色食品业要做优面制品、做强肉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乡村现代服务业要发展乡村仓储冷链物流业,优化乡村旅游业,提升乡村信息产业。
计划方案要求,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龙头企业培育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五大行动。
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取得重大突破,乡村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计划方案指出,要培育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人才,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要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养;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工作干部培养锻炼制度,健全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乡村生态振兴走在黄河流域前列
《河南省乡村生态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乡村生态振兴走在黄河流域前列,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新增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6000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4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完成国土绿化造林754万亩、森林抚育1920万亩、退化林修复267万亩,湿地保护率达53.21%,森林覆盖率达26%。
计划方案指出,要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生态功能提升行动、乡村环境治理行动和乡村生态振兴示范行动。
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
《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全省具备条件的镇村都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60%,建成100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乡村文化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计划方案指出,要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持续开展“共产党好”宣传教育,深入实施理论政策乡村行,加强农村青少年、农村妇女等特定群体理论宣传教育;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行动,传承弘扬中原农耕文化,振兴中国传统节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农村文明风尚提升行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文明村镇创建,广泛开展乡村志愿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农行动和乡村文化产业富农行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强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全面增强
《河南省乡村组织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年底,乡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增强,创建五好乡镇党委达50%以上,基层党建示范村达60%以上,“四有四带”村党组织书记达80%以上,全省所有行政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超过5万元的达80%以上。
计划方案指出,要实施乡村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乡村领导班子建设龙头工程、村党组织建设堡垒工程和各类配套组织成长工程;要实施骨干队伍建设“三项行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驻村第一书记抓支部带支书促发展行动和党员队伍先锋出彩行动;要实施乡村治理“三项建设”:乡村治理领导力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乡村治理平台建设;要实施激励保障“三项计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稳定增长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计划和基层党员干部关爱激励计划。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