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大小兼顾:揭秘景观设计的精髓

2024-06-19阅读:1866发布:李建伟来源:作者投稿作者:李建伟

景观设计对尺度的把握常常被忽视,因而出现了大广场上摆盆景,大草坪上堆假山,高速路边造微地形,无论是羊肠小道还是康庄大道都种上密密麻麻的行道树,等各种奇葩现象。这里说的尺度当然不只是一个场地大小的概念,更多的是对时空认知的概念;落到图纸上那就是个比例的关系。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景观设计,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小尺度和大尺度确实差别很大;从设计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到设计的表现方法,手段,都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人因为做小尺度的项目多了,对于大尺度的项目有可能束手无策,或者按照小尺度的场地去做。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做大尺度项目多的人,习惯了宏观上的事,设计思路和方法上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碰到具体小尺度的问题,可能也会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尺度把握不好,导致资金浪费,这是业界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一些人大尺度小尺度都涉猎,在两者之间转换,大的小的都能拿捏得很自如。事实证明一个好的设计师大小尺度是可以兼顾的。


 

尺度的大小不应该局限一个人的设计能力,即使做小尺度设计,也必须要有大尺度的支撑。无论是从一些方法和一些理念出发,还是从大尺度来理解小尺度,可以说这两者是不可以割裂的。如果做小尺度的场地设计,不好好理解大的空间环境,或者缺乏以系统的眼光观察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的小尺度设计水平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有可能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失去一些做大做强的机会。与此同时,做大尺度的项目,如果对小尺度完全不了解。或者是忽略场地的一些要素,那么你的大尺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会落不下去。忽视场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就会失去很多使设计生动有感染力的机会,甚至会导致大尺度的规划设计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把大尺度跟小尺度设计的思维观念和表现方法结合起来,让任何尺度的项目都能够互相关照,才会有整体的和谐共生。对不同设计尺度的掌控、相互借鉴,才是系统性思维。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特别是景观设计师所必须要达到的高度。有的人把大尺度的景观称之为景观规划,小尺度的景观称之为景观设计;甚至有写学校把这两者分成了相互独立的两个专业。从本质上讲这是不太合理的,对于培养全能型的设计师并没有好处。相对于建筑来说,不管你尺度有多大,毕竟都是有限度的,而且它的基本的要素变化不大。景观恰恰相反,不管是小尺度还是大尺度,它的边界的概念没有建筑那么明晰,空间的多样性、模糊性都使得景观在空间上显得更为复杂。


 

在自然的体系里,景观是无界的。当然,无界的并不等于就没有空间隔离,景观的空间限定大多是柔软的,而不是刚性的。无论从视觉的角度,从行为的角度,还是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的角度,动植物的迁徙的角度,空间与能量都是流动的,所有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景观尺度由小到大,是一个延续的,互关联的整体。说到景观设计的基本逻辑,相对于建筑设计的基本逻辑,景观更加复杂一些。建筑设计无非是空间塑造,形体概念。大体上长宽高三度空间再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最基本的构架用几张图纸就表达出来了。那么景观这个东西,面向的是千变万化的自然。这事就没那么简单了。要说景观设计的基本逻辑,实际上也是有的,只是由于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关注的事太杂,有时候把最本质的东西搞丢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景观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处理土地和人的关系!因此,景观设计的基本逻辑,简单的说就是围绕场地和人这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景观设计的全部。


 

场地可以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到一个区域,甚至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的自然界;场地空间由小到大组成了一个个空间尺度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自然。设计需要关注场地空间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并赋予它各具特色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意义。从设计的角度看,人是空间的主体。设计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功能需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好的设计关乎人的生活,表达人的感受,把真实情感通过各种设计手段传达出来。这就是景观设计的最基本的逻辑。把人和场地连接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落实到人的行为和每一天的生活。场地空间的每一个细节,跟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功能需求相适应,这就是景观设计的目的。如果说音乐是通过音响来理解人的情绪;理解人对世界的认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那么景观是空间的艺术,更确切一点说,是人在空间里的行为活动,精神感受。对景观设计更好的表述应该是生活空间的艺术。有了对景观的认知,那么在这个基本的设计框架里面,就必须要包括场地的空间要素与人的生活内容和精神感受。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景观设计的基本逻辑。不论你做什么设计,都要遵循着这个基本的设计逻辑。


 

话又说回来,很多时候你光是关注了这个所谓的基本要素也好,还是基本逻辑也好,还是不够的。我们同时要给设计更多灵活的创意空间和思维自由。有时候不能过多强调一些基本行为范式。基本框架是整个这个行业的普遍性规律,但是也有反规律的,也要有打破规律的。过于强调这种所谓的基本的逻辑,也是对设计的一种限制。很多好的设计并不是遵从于逻辑的,逻辑很重要,它是思维的基本定式,能帮助你构思和交流。但是它并不是创造的基础。创造并不是来自于逻辑,创造是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力,有时甚至是反逻辑。我们既要有基本的范式逻辑,基本的出发点和一些基本的行为框架,但是又不能被这个框架给束缚,也要走出这个框架才能够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师,才能够创造出特别有特色的一些设计作品。对于一个设计师,要不要在做好设计的同时关注空间理论的学习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虽然这个行业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行业,但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必然会导致实践的落后与失败。历史上景观实践催生了理论;理论反过来为实践的提升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们对实践的品质有要求,社会还在不断发展,新的领域,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更新技能。有理论的指导,才能纠正错误,改善方法,满足时代的要求。随着理论的深入,我们才能够真正走出旧的框框,做出好的作品,让实践得到升华。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相辅相成的。当然,缺乏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也会陷入空中楼阁的境地,失去了意义。



 

理论研究也是可以相对超前的,特别是对于行业未来,行业方向和新领域,新模式的研究,应该要超越现实的局限,大胆突破。优秀的理论成果为行业注入新的生命,成为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实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相对稳定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才能够让实践打破框框,能够从相对固定的模式里走出来。对于个体设计师也是如此。掌握基本的设计逻辑和基本设计框架是保证基本面不出问题的关键。但基本面并不是设计的全部,更不是设计的目的。设计师不断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成长,才能突破框框,获得设计的自由,达到更高的境界。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李建伟:对景观设计的十个认知
如果你把景观当作画面来设计,得到的就是画面;如果你把景观当作空间来设计,得到的则是生活的全部。
东方易地 0评论2021-04-18
李建伟:流域治水的概念与方法
流域治理(Watershed management)这个词听起来很大,似乎指的是大江大河的汇水区,这是中文翻译的问题,其实它是可大可小的,大到大江大河,小也可以小到一个社区广场,甚至一个小公园也可以划分成很多个“流域”,相同的汇水区构成一个流域。
李建伟设计工作室 0评论2021-04-18
《景观设计》— 百期纪念 景观人生
《景观设计》百期纪念访谈
东方易地 0评论2021-04-17
李建伟:植物景观教学与设计
如果这种做法成为了群体的无意识,就很可能是植物教学环节中出现了问题。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如果教给学生的知识点不到位或带入了一些条条框框,便无异于把学生推进了泥潭,无法自拔。固定的模式和特定的价值观成为了设计的目标,设计就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陷入了约定俗成的套路,这恐怕是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李建伟设计工作室 0评论2021-04-17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1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