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推动城市公园高质量发展——“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发布
2023-01-13阅读:1534发布:CAUPD·中规院来源:CAUPD风景分院
2023年1月6日,中规智库主要活动之一《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承办。发布会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的塑造,会议以线下方式举行。
本次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该系列第2期年度报告。2022年度报告选取35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4万余个公园绿地、9万余个居住区、200余万个人口空间分布的大数据样本,通过“公园分布均好度”和“人均公园保障度”指标呈现中国主要城市的公园空间分布和供给保障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园周边活力”指标对超大城市公园周边城园融合情况进行了拓展研究。
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院总工程师束晨阳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园林处处长赵亚男致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风景院院长王忠杰进行了《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的发布。中国公园协会会长刘佳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左小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向荣、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王建炜围绕城市公园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圆桌论坛的讨论。
发布致辞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的新的使命任务,再次强调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要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内在要求。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王凯院长认为《报告》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目标要求,选取全国35个主要城市,通过城市公园空间大数据评估与对比分析,客观呈现了全国主要城市公园与人口密度、居住区分布、POI密度等相关因素的耦合特征,以支撑城市绿地与公园体系规划编制和相关领域建设与管理工作。《报告》在现有评价指标基础上,通过可量化、可感知的指标数据,查找城市公园布局不均、供给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公园与周边区域活力的耦合关系,推动公园绿地的系统性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最后,王凯院长希望风景院团队进一步开拓视野,强化多专业融合,积极拥抱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赵亚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园林处处长
赵亚男处长在致辞中指出,2021年中规院发布了首期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选取城市“公园分布均好度”和“人均公园保障度”作为衡量指标,在行业内和社会各界引起了高度关注,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也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报告的发布对引导城市政府和行业从业人员转变观念,更加重视公园的合理分布和品质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发布的报告是2021版的更新和延续,通过遥感和大数据的分析,新的数据指标针对性更强,将进一步发挥推动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
赵亚男处长还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中规院能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继续发挥好智库作用,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构建园林绿化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园林绿化标准规范,服务国家战略政策,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发布
王忠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
王忠杰院长发布了《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王忠杰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宜居品质的重要体现。当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现有评价指标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在增量基础上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报告在2021年均好度和保障度指标的基础上又探索了“公园周边活力值”这一指标,力求定量表征公园与周边区域活力的耦合关系。
王忠杰院长总结了本年度《报告》的几个特点,与2021年度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实现了三个更新和扩展,一是数据的更新,二是指标的拓展,三是样本城市的拓展。三个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也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公园分布均好度”指标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人均公园保障度”指标实现了从“数值评价”到“空间评价”的转变,“公园周边活力值”‘指标实现了从“公园内部”到“城园融合”的转变。通过三个指标的评估,进一步研判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基本特点和共同问题。
王忠杰院长在报告最后还对公园规划建设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通过公园绿地评估推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完善只是工作开始,未来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安全韧性、健康游憩、绿色带动、文化彰显等方面的数据评估将不断推进并完善,从而充分发挥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多元价值和丰富功能。
圆桌论坛
刘佳福
中国公园协会会长
刘佳福会长认为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园发展建设速度非常快,各地政府对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特别重视,但是目前公园管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公园现有活动不够丰富,全龄友好设施尚不完善等。
刘佳福会长指出,报告中提出的公园周边活力指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把“场景营城”的理念贯彻始终,通过公园建设和管理植入新业态、培育新消费、促进新经济,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朱子瑜总规划师认为公园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公园城市就是我们的新城建”。报告中提出的“公园分布均好度”、“人均公园保障度”、“公园周边活力值”三个指标也体现出了新时期公园建设的重点,“公园分布均好度”是希望公园能够更多的服务覆盖,“人均公园保障度”是希望人民能够更多的享有公园,“公园周边活力”是希望公园能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左小平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
左小平秘书长指出,报告中的“公园分布均好度”、“人均公园保障度”和“公园周边活力值”三个指标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性的评价指标。尤其是公园周边活力指标的提出,能够有效促进城园融合工作做的更好,并能为今后建设提供有效的引导,更好的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左小平秘书长强调,中规院在公园评价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希望能够持续探索,不断发力,为行业的发展能注入新的活力。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向荣教授指出,现代公园概念肇始于西方,但发展到现阶段,西方国家谈论城市公园的规模、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讨论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网络,而公园正是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相比,目前中国的城市公园规模、数量已经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何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面积,提升单位面积生态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完善城市的生态网络,是未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王向荣教授强调,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城市生态空间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建设区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理解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王建炜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
王建炜副处长指出,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的发布既非常必要也让人感觉兴奋、激动。报告中提到的“公园分布均好度”、“人均公园保障度”、“公园周边活力”三个指标,简单明确、直击要害,均好度指标是对公园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的深入和完善,与传统指标相比,均好度指标更丰富、更立体、更科学、更客观,对整个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来讲,它可能更具有指导性和塑造性。
来源:中规院风景分院
相关文章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