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 从上海河道水系的主功能变化看“人居与水”

2022-10-22阅读:2485发布:赵敏华的工作室来源:《世界人居》杂志(第三期)

从上海河道水系的主功能变化看“人居与水”


赵敏华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河网水系  主要功能 理水营城 滨水宜居

摘要:上海的河网水系及主要功能发生了历史变化。从最早上海先民的“逐水而居”,到唐-宋的“依水珥城”,青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到了元-明年代,通过“理水营城”及“以浦代淞”,青龙镇被上海县取代。上海开埠后,原本密集的城区河网被路网取代而“离水而去”,带来暴雨内涝、水体黑臭和城市热岛。最新《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中,“一江一河”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上海现在又回归“滨水宜居”。


0.引言


自古以来,城市择水而建,市民依水而居。城市发展的起点往往沿着河流,水系成为城市的生命血脉,伴随人类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往往由流经的河流、环城壕池和城内河渠等,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的水网系统,与血脉对人体的价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被誉为“城市之血脉”。 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说 :“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吴庆洲[1]总结了古代城市水系的主要功能,具体有: 供水、水运交通、溉灌养殖、军事防御 、排水排洪 、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景观和生态环境等10大功用。柴宗新[2]认为,城市水系有航运、供水、泄洪、排污、防御、消防、发展生产、美化环境和娱乐等9大功能。但随着生产力和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城市河道功能变化很大,比如河流水系的水上运输功能被公路和铁路代替。

颜文涛[3]等分析了成都等多个城市,空间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变化,总结出城市与水的关系一般有四个阶段[4],分别是“逐水而居、依水珥城、理水营城和离水而去”。

逐水而居”是早期文明聚落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水”是首要因素,管子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古代建立城镇首先考虑水的问题,既要防洪,又要紧靠河边,用水和运输才方便。

早期文明聚落发展为城市后,河流水系的航运功能更加重要,沿河流水系形成的商贸货运设施,构成了城市主要的生活和生产空间;城市发展受到基于河流水系的水运交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由河流水系主导,所以城市与水关系的第二阶段为“依水珥城”。

随着城市发展对空间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人们通过调整或修建人工水系和水运设施,进行“理水营城”,满足城市对外水运交通增长需求,同时直接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由于生产力不断提高,河道的某些功能很快消失;由于公路运输的出现和发展,城内河道的航运功能消失;城内下水道系统的建立,取代城内河道的排水排污功能;自来水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城内河道的供水、洗涤、消防功能消失。武器的现代化,环城河道的防御功能消失…。

比如原本河网密集的上海中心区,在开埠后至今的170多年中, 由于中心区河流的水上交通、供水灌溉和排水防涝等功能被取代,河流水系的填埋消失非常严重,特别是黄浦、卢湾及原南市区等中心区的河流水系基本湮没,与上海郊区密集的河网呈现明显的反差[5]

上海中心区河网水系消失的“离水而去”,带来的是暴雨内涝、水体黑臭和城区热岛,极大的影响了上海城区的人居环境。


1.从逐水而居到依水珥城-上海青龙镇兴起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平原的最东端,是长江三角洲前缘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城市。古代太湖称震泽,太湖下游的入海水道主要是东江、松江和娄江[6]



“松江”亦称“吴淞江”是古太湖尾闾“三江”中最大的一江, 源自太湖口(今吴江区),故道深阔;是太湖下游的主要出水口, 也是一条重要航道。

六千年前,今天上海的三分之二沉在海底,尚未成陆[7]。公元前四十世纪到公元前三十世纪海岸线之间的高地为岗身地带;古岗身地带以西,大部分是湖荡和沼泽,上海先民创造了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4000年前的上海崧泽文化[7]

公元七世纪到公元十世纪,上海的海岸线快速外推[7]。古岗身地带以东的上海陆地,一千多年前刚露出水面。

  


据《嘉靖松江府志》“吴淞江唐时阔二十里”,江面比今天的长江口还宽,青龙镇在八世纪海岸线内20多km,潮汐得到缓冲,为航道船运和港口停泊创造了条件。

唐代天宝二年(743年),吴淞江南岸形成集市,人们为了祈求出海平安,修建占地数十亩的报德寺(即青龙寺)。唐代天宝五年(746年)设青龙镇,青龙塔兼具导航标志的作用,可引领海船顺利进出,青龙港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天宝十年(751年),随着吴淞江下游航运的发展,华亭县(今松江区前身)应运而生,上海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8]

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是唐宋时期上海地区重要的贸易港口。2012年青龙镇遗址第二次考古调查,发现唐、宋时期建筑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砖砌炉灶等遗迹,出土瓷、陶、铜、铁、木等各类器物2000余件[9]

唐代长庆年间,青龙镇已经非常热闹,苏州的贡物在这里转口北运;大中年间,青龙镇屡有日本、新罗(朝鲜半岛古国)的海船停泊。据考证,开元二十年(732年)、天宝十二年(753年)、大历十三年(778年)三次日本遣唐使回国,都是从青龙镇启碇的[9]

从唐朝到北宋,青龙镇一直很繁华。青龙镇的都会气象,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比如宋代书画家米芾曾任青龙镇镇监(即镇长)。


2.从依水珥城到理水营城-上海县取代青龙镇


随着上海东部海岸线不断向外伸展,吴淞江也不断向东延伸,致使河床比降越来越平,流速越来越小, 每日潮汐进退, 将海中泥沙带入。由于吴淞江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青龙镇及港口由繁盛开始走向衰落。

北宋时期的吴淞江河口已到达今复兴岛以东的南跄浦口;吴淞江南岸最靠东的几条支流是“上海浦、下海浦和烂泥浦”。

南宋后期,吴淞江下游淤缩越来越严重,海船从吴淞江河口驶至今上海市区四平路的嘉兴路桥处,难以继续上溯青龙镇,便在此向南折入支流上海浦,泊于今十六铺一带,从此上海港开始崛起[10]

1267年,因为吴淞江上游青龙港及航道淤塞,海关性质的“市舶司”迁到了“上海浦”附近,在今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形成集镇,取名“上海镇”,所以上海因“上海浦”得名。青龙镇因为吴淞江淤缩而衰落,上海镇很快兴起。


  


1292年,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从属松江府。“上海县”成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延续700年至今[10]

到了明代,吴淞江向南萎缩到一百米左右,北边的吴淞江古河道已完全淤浅,称为“旧江”。明永乐年间,太湖因吴淞江泄洪不畅而泛滥,永乐皇帝朱棣派户部尚书夏元吉,用“以浦代淞”的方法治理吴淞江,即疏浚范家浜上接黄浦、下接吴淞江的河口段。

为什么黄浦江的口门叫吴淞口而不叫黄浦口?因为黄浦江利用了吴淞江的口门,所以叫吴淞口。


  


范家浜疏浚后,下游通畅,黄浦江汇淀卯和杭嘉之诸水直入大海,逐渐发展为滔滔大河。 到明中叶,黄浦江逐渐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下游最重要的泄水通道和海运通道,吴淞江则因日渐淤塞,逐渐演变为黄浦江的支流[5]

因为黄浦江靠潮水的涨落和太湖水源的充沛,又有沿途支流汇入,挟沙能力增强,保持了水沙平衡,黄浦江不浚自深成为稳定的航道和港口,上海县因此越来越繁华。

最初的上海是作为江南地区的转口、出口基地发展起来的。上海刚刚开埠的时候,上海没有什么物产可供出口,丝、茶、瓷器、土布都要深入到内地。“苏松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水网密布、舟船穿梭,水运交通十分方便。

为什么英国商人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因为这是一条“通向苏州的河”,是联通富庶的江南地区和上海海上贸易的孔道。通过“苏州河”可以进入苏州,又和大运河相联,连接太湖流域,汇通“江、河、湖、海”。乾隆年间,上海黄浦江的十六铺码头,已经成为中国沿海运输和贸易的中心。

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吸纳大量苏、松、常、锡、镇、宁的人口来沪。在没有公路、铁路的时代,苏南、苏北乃至皖赣湖广的移民,大多通过苏州河的小舢板进入上海。


  


所以除了黄浦江外滩十六铺铺码头的海运大船,还需要苏州河上的小舢板,一起“摇出”大上海。

下面两张1930年代的照片中,苏州河的四川路桥到外白渡桥,上面停满了各种船只,占去了河面的2/3,只在南岸留出了一条不宽的航道:


  



3.从理水营城到离水而去-中心区路网取代河网


现在上海苏州河以南、龙华港以北的浦西中心区,没有一条河。但176年前,也就是上海开埠前的1842年,苏州河以南、龙华港以北的上海中心区河网密布:


  


中心区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北长浜、洋泾浜、南长浜和肇嘉浜、陆家浜等;南北向河道主要有:李纵泾、西芦浦、东芦浦、西浜和泥城浜等等。甚至在上海县城的护城河内,也有密集的水系,比如上海县城厢内的方浜。


  


上海开埠前的旧城墙,外面有一圈护城河。

根据《2016上海市河道报告》,上海全市现有河道3万条、总长度2.9万公里,全市平均河网密度达到4.5km/km2,其中外环线以外的河网密度,更是高达4.85km/km2。


 


与上海中心区河道全部消失类似,上海中心城区660平方公里范围内,河网密度只剩下1.4km/km2,不到全市平均河网密度(4.5km/km2)的1/3,可见外环线以内超过2/3的河道被填埋。


 


同时,外环线以内的路网密度达到4.7km/km2,其中苏州河以南、黄浦江以西的内环线以内,路网密度达到7.3km/km2,与没有一条河道的零河网密度形成强烈反差。


  

 


特别是南北高架以东、陆家浜路以北的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老城厢,路网密度更是达到8.7km/km2。

1842年上海开埠后的176年中,上海中心区一共有两百多条河道被填没。杨凯[5]调查分析了河道消失的过程;统计分析和比较了各个年代,中心区河道消失的长度,其中1910年代、1950年代和1990年代,上海中心区河道消失长度最多。



因为这三个年代上海的城市发展最迅猛。1910年代是国家大动荡大批平民逃入租界;1950年代是上海刚解放的大发展;1990年代的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浦东大开发。


所以,人类活动是上海城区河湖萎缩、水面减少的主要驱动力。对于城市化进程较早的上海平原河网地区,在人口聚集、城市扩大的背景下,修建道路、兴建住区和市政工程是城区河道被填没的主要原因。

比如1910年代,上海的租界和老城厢被填没的河道有:



1910年代河道填没的原因,几乎全部是填浜筑路。杨凯[5]调查分析了上海城区河道消失的历史原因,总结出河道消亡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1.修建道路。上海年开埠后,工业、商业、金融、港口和贸易等迅速发展,一些影响陆路交通、城市建设的河道在此期间被大量填没,其中多数河道是由于修建道路的原因而被填没,这是建国前导致河道消亡的最主要因素。

比如上海县老城厢内的方浜,变成现在的方浜东路和方浜中路;过去的肇嘉浜和陆家浜,变成现在的肇嘉浜路和陆家浜路;现在的延安中路、延安东路、西藏路和复兴路等道路,分别是原来的北长浜、洋泾浜、泥城浜和南长浜填筑而成。


2.租界扩张。上海开埠后,杨浦、虹口、黄浦、徐汇等区为租界,这一时期租界区的河网水系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在1900年之后,租界范围扩至普陀、静安、长宁等城区,外商与本国资本家纷纷在沿河地区兴建工厂仓库、营造工房,同时还增设船埠码头、开办商店、修筑马路等,众多河流随之湮没消失。


3.市政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开始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1990~2003年,上海实有铺装道路长度、实有铺装道路面积和城市桥梁分别增长了5.3、8.2和12.5倍(上海市统计局, 2004)。在大规模的市政建设过程中,出于施工方便和降低工程造价的考虑,许多中小河道被填没,有超过60%的河道因此消失。


4.建造住宅和居民区。上海开埠后,在修建棚屋和住宅时,对附近小河浜进行平整填没,以增加房屋建造用地面积。1949年建国后,上海人口迅猛增加,兴建了大量居民住宅区;在土地平整中,许多中小河道被填没作为建房用地。

综上所述,修建道路是建国前上海城区河道消亡的主要因素,市政工程和修建住宅是建国后河道消亡主要因素,近年来河道消亡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


4.从黑臭河道到生态宜居-苏州河治理20年回顾


上海开埠后,由于城区河流的水上交通、供水灌溉和排水防涝等功能被取代,原本密集的城区河网被路网取代而“离水而去”,带来暴雨内涝、水体黑臭和城市热岛,极大的影响了上海城区的人居环境。


以苏州河为例,上海开埠时的苏州河是内河水运要道;到上世纪80-90年代,苏州河成为仅有排涝功能的黑臭河道,经过近20年的治理,苏州河又逐渐成为上海市中心的生态景观和人文宜居之河。


苏州河水环境的急剧变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苏州河两岸集中了近千家企业,苏州河开始出现黑臭, 至20世纪70年代, 苏州河市区段及主要支流终年黑臭, 鱼虾绝迹,水污染非常严重。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黑黄分明”;上海大厦封闭了所有面向苏州河的窗户, 两岸居民夏天不敢开门开窗, 防止臭味和蚊蝇侵袭[1]


  


苏州河的黑臭成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苏州河主要污染包括3个方面[12]:

1、苏州河水系污染源多、污染负荷重。苏州河上游受到农业面源污染;下游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染;沿途还受到船舶航运、码头装卸的污染。

2、苏州河是潮汐往复流,水动力条件差, 污染物往复回荡, 下泄流量小。

3、苏州河作为城市排涝河流, 还受到沿线37 座市政泵站的放江污染。

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988年,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同志题词“决心把苏州河治理好” , 拉开了苏州河治理的序幕。

1993年12月, 投资16亿元的污水合流一期治理工程建成通水,削减了苏州河的污染负荷, 但由于苏州河的环境问题十分复杂, 黑臭、脏乱等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根治苏州河污染, 必须采取更系统、更全面的措施, 只有系统规划综合治理,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苏州河的水质和环境面貌。于是, 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对苏州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彻底解决苏州河生态环境问题。


1996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时任市长徐匡迪亲自出任组长,这是中国最早的河长制,比无锡2007年开始实行的河长制早11年。

1999年到2011年,上海市实施了三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苏州河实现了黑臭河到景观河的转变。


  


但是苏州河水系的水质还没有全面改善, 水质不稳定,下雨后局部水体黑臭;苏州河干支流水质仍不能达到Ⅴ类水标准;苏州河干流仍存在安全隐患;苏州河两岸仍存在脏乱差现象。离恢复苏州河生态系统的远期目标、建设上海生态城市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2018年5月29日,市长应勇调研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要求加强污染治理,提升防汛能力,推进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使该工程成为增强市民获得感的惠民工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工程,把苏州河打造成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人文之河。


苏四期整治目标:到2020年,苏州河干流消除劣Ⅴ类水体,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到2021年,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干流堤防工程全面达标、航运功能得到优化、生态景观廊道基本建成。形成大都市的滨水空间示范区,水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开放展示区,人文休闲的自由活动区,为最终实现“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人文之河”的愿景奠定基础[13]


按照苏州河水系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苏四期分“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三大步骤,以市区联动、水岸联动、上下游联动、干支流联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联动为五大原则,进行系统规划和综合治理[13]


通过点源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防汛设施提标改造、水资源优化调度,以及生态、景观、游览、慢行的多功能公共空间集成策划和建设等综合措施,从“控源截污、沟通水系、生态修复、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5]


苏四期工程总投资254.47亿元,其中水环境治理工程177.7亿元(占76%),防汛工程37.9亿元,两岸整治38.87亿元。2018年上海市开始全面实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


5.结语


营城先理水,这是生态文明的体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理水营城、人水和谐”体现了先人的治水智慧,这些传统智慧需要传承。

上海以吴淞江(苏州河)为代表的的河道水系,其主要功能发生了历史变化。最早的上海先民“逐水而居”,创造了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4000年前的崧泽文化。唐-宋及以前,吴淞江作为太湖流域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及海运航道,在唐代的吴淞江青龙港先形成集市,再“依水珥城”为国际航运中心青龙镇。到了元-明年代,由于吴淞江逐渐淤缩,通过“理水营城”及“以浦代淞”, 吴淞江的太湖流域泄洪通道和海运航道功能被黄浦江取代,青龙镇也被上海县取代。上海开埠后,由于城区河流的水上交通、供水灌溉和排水防涝等功能被取代,原本密集的城区河网被路网取代而“离水而去”,带来暴雨内涝、水体黑臭和城市热岛,极大影响了上海城区的人居环境。


上海过去100多年“人居与水”的关系,留下很多历史欠账;上海开埠时的苏州河是内河水运要道;到上世纪80-90年代,苏州河成为仅有排涝功能的黑臭河道。所以上海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抓紧上海河道水系生态修复的攻坚克难工作。把以苏州河为代表的上海城市河道水系,打造成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和人文之河。

参考文献

[1]  吴庆洲《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

[2]  柴宗新《成都城市水系变迁及其在都市发展中的作用》

[3]  颜文涛 贵体进 赵敏华《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变迁:适应性智慧及启示》2018年7月 现代城市研究

[4]  颜文涛等《探索传统人类聚居的生态智慧—以世界文化遗产区都江堰灌区为例》2017年4月国际城市规划

[5]  杨凯《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2006年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  褚绍唐《吴淞江的历史变迁》

[7]  何继英《上海市青浦区青龙镇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

[8]  黄宣佩《从考古发现谈上海成陆年代及港口发展》

[9]  谯枢铭《青龙镇的盛衰与上海的兴起》

[10]  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1982年1月

[11]  赵敏华等《绿色生态的水系综合规划》2012年第四期《上海城市规划》

[12]  朱锡培《上海苏州河综合整治的主要经验》2008年4月《民生聚焦》

[13]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上海市水务局2017年6月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论文证书】2020第十届艾景国际大会论文收录证书领取通知
近日, 艾景组委会接到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编委会通知,2020世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全文被收录入库!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4-01
2020世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论坛(上海)报到通知
2020世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论坛暨第十届艾景奖(上海)学术分享会
艾景奖 0评论2021-04-16
第七期《世界人居》杂志入选论文名单公布
自从艾景奖组委会6月27日向社会征集论文以来,各单位报名踊跃,经组委会确认,筛选后的论文数量已经产生,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所有优秀作品免费择优入选刊发在《世界人居》杂志上。所有的收录论文都将全文永久收录在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及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收录证书作为评审职称依据。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4-16
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1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共同推进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协议签署仪式并讲话。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6-03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2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