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冰:基于“被策划的旅游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method based on "planned tourism architec

2022-10-16阅读:2102发布:同创文旅来源:原创

基于“被策划的旅游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method based on "planned tourism architec

冯冰

北京九方同创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Abstract

文化是设计的原点,是叙事型设计的源头。纵观行业历程,文旅建筑设计可以分为传统设计、现代创新、情景营造三个阶段。传统阶段旅游建筑设计多是进行文化表层的模仿,看似有文化元素,实则是一种空洞和缺少情趣的粘贴。文旅建筑的现代创新阶段更加注重感官体验和创意延展,要求营造出浓烈文化氛围、视觉震撼和奇特的功能体验;情景营造阶段则是以游客需求为目标,基于在地文化的挖掘,通过系列场景、系统功能、多样层级的设计手法,不止于建筑表皮的设计,而是全领域的营造,通过每个游客接触的界面去营造氛围,并预留情景故事发生的场景,让冰冷的空间充满人文的关怀和情感的认知。

Culture is the origin of design and the source of narrative design.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y, cultural and tourism architectural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design, modern innovation, scene building three stages. The design of tourism archite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stage is mostly to imitate the surface of culture. It seems to have cultural elements, but actually it is a kind of hollow and lack of interest paste. The modern innovation stage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architectur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ensory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extension, requiring to create a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visual shock and unique functional experience. Scene construction stage is the tourist demand as the goal,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digging, through a series of scenario design method, system function, multiple level, not only in the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epidermis, but all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by every visitor contact interface to build atmosphere, and obligate scene scene, when the story happened to a cold space full of humanistic care and emotional cognition.

关键词  KEY WORDS

旅游建筑  旅游策划  文旅融合 情境设计

tourism building 、 travelingplanning 、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Situational design

旅游建筑的策划逻辑

策划是什么?策划的核心是通过创意解决问题,是基于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浪漫创想,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表达,可以是物质的创造也可以是精神的创造。

通过策划创造经典传奇的项目不在少数,其核心在于为体验者创造快乐或者新奇的目标为导向,通过创意故事、讲述故事、表演故事和体验故事,再加上成功的商业化运营,为项目带来了盆满钵满的收益。早在1952年,迪士尼公司就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创意部门WEDEnterprises,职位名称为幻想工程师,其职责就是打破常规,通过策划创造出极致的创意作品并落地于主题乐园及各类娱乐场所,以满足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可以说迪士尼的成功主要在于那些让人快乐的策划和创意!

旅游建筑是什么?“旅游建筑”简而言之就是服务于旅游的建筑或用于旅游的建筑。喻学才教授在《论旅游建筑的意境美》一文中也对旅游建筑做了定义:“旅游建筑指的是现代旅游业的经营者们为了满足旅游者食、宿、行、游、购、娱六大需要新建和利用且突出游娱功能的那些建筑的总和”。

旅游建筑为什么要被策划?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化,产业与消费不断升级,旅游建筑的基础属性和功能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市场驱动下文旅融合对构建个性化和地方化的文化体验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建筑设计与应用出现综合化、情感化,互动化、创意化的趋势,比如,旅游建筑可以成为融合人文故事的“场景剧场”、旅游建筑成为传递地域文化的“信息窗口”、旅游建筑成为与光影科技融合利用的“交互媒介”,旅游建筑也可以成为网红摆拍“到此一游”的一个小场景。基于此,可以定义:和旅游活动相关的一切建筑都可称为旅游建筑,包括服务于旅游的建筑及构筑物、以及一切参与旅游行为的艺术装置等。

建筑具有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属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旅游建筑具有强烈的附加功能属性,正是此需求,旅游建筑要求必须被策划。这就是新发展时期市场提出的挑战、也是新时代消费者提出的新需求,更是投资者和运营管理者的新要求。因此,旅游建筑的策划创意已成为市场、投资、管理、设计四维一体的解决方案切入点。那么,如何以策划思维建立旅游建筑的设计逻辑?以文化和体验为原点,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通过策划要实现两个目标:构建瞬间惊爆的视觉吸引力,塑造持久抚慰的心灵冲击力。进而升华建筑的视觉体验和情感触动。并适时采用独特的交互体验,赋予其浪漫的灵魂和意外惊喜的感动。如果建筑是生活的容器,那么旅游建筑就是生活中那些饱含仪式感的精彩瞬间的放大镜。生活是循序渐进的推进,而仪式感则需要文化情景的营造和功能之外的浪漫。

一言冠之——旅游建筑和策划的关系就是在功能之外寻找浪漫主义创想!

旅游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设计的原点,是叙事型设计的源头。纵观行业历程,文旅建筑设计可以分为传统设计、现代创新、情景营造三个阶段。传统阶段旅游建筑设计多是进行文化表层的模仿,看似有文化元素,实则是一种空洞和缺少情趣的粘贴。现代创新阶段更加注重感官体验和创意延展,要求营造出浓烈文化氛围、视觉震撼和奇特的功能体验;情景营造阶段则是以游客需求为目标,基于在地文化的挖掘,通过系列场景、系统功能、多样层级的设计手法,不止于建筑表皮的设计,而是全领域的营造,通过每个游客接触的界面去营造氛围,并预留情景故事发生的场景,让冰冷的空间充满人文的关怀和情感的认知。

文化应用不是符号的简单复原,而是要通过空间场景综合处理以建立情感记忆和文化想象为目标的文化认知,用独特的情景叙事与在地文化的渲染,带动大众的感情共鸣。时下非常火爆的电视剧《人世间》是梁晓声同名小说的现实题材进行改编,掀起了一股年代热,那么电视剧的场景将变成旅游产品引导大众的沉浸,触动了民众的集体记忆,收视率达到了央视的新高。上海的新天地、成都的太古里都是“文化起源、新旧融合”的典范,“古文化新业态”的组合,对群体情感产生了更强的冲击力,这也是突出策划优先格式化建筑设计的逻辑思维。

笔者主持甘泉古村落的规划设计时,古村的文化符号就是“陶瓷”,但历史上的辉煌早已不再,当下只剩古村的残垣和废弃的窑炉,如何以乡村振兴为依托,复兴古村产业,完善陶瓷产业链,重新唤起古村的人文自信和陶瓷技艺是首要任务。我们在感知场地和文化的视觉印象外,一群坚守陶瓷工艺和传承的老人进入眼帘,3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村前村后找陶瓷残片,还到渑池甚至河北等地寻找散落在外的甘泉瓷器,目前已收集了100多种500多件,重回古村的陶器和发掘的残件上有多种类型的清晰文字和图样,它们代表着甘泉古村的历史,几位老人把几代甘泉人对家乡的热爱变成了信仰,此时甘泉陶瓷文化有了清晰的文脉和厚重的载体,收集了的碎片就是捡回了失去的记忆,唤起的不单是记忆也是古村的灵魂。这些生动的故事和物质的载体就是古村复兴的主要元素和文化线索,这种文化要素的筛选、利用、升华与建筑本体功能的融合,就是策划思维统领下的突破。

图01 甘泉古村陶瓷艺术坊改造方案

图02 甘泉古村北门改造方案

旅游建筑与环境的交互与相互对话关系

自然环境包含日光、节气、植物、山石、场地等,人文环境包含使用者、历史文化、花鸟鱼虫等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看似环境资源与建筑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环境要素是静态的,建筑是功能性的,场地是空旷的,这三者相得益彰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氛围,这就需要策划来解决。

69 岁的杉本博司,他花了10年时间,在海边,用光、石、树构筑了一个绝美之地,叫江之浦测候所。冬至光遥拜隧道也是他非常经典的作品,全长70米,同样也是面朝大海,它最让人惊奇的是,能让海湾冬至时的日出,直接穿越隧道,映照在对向的石头上 。隧道中间设计了一个天井,让光线从天井射入,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冰块置于天井中,在光线不同方向的照射下,产生不同的变化,同时这也是一个参禅的空间。杉本博司对于海、对于光、对于时间抱着一种崇高的致敬,这个建筑便是对自然源头的最好设计①。

笔者主持熊猫家园游客中心的项目设计时,充分的考虑了环境与建筑的融合关系,通过空间场景的营造和地面流线的引导,移步换景,试图通过“大熊猫从食肉进化到素食,进而寻找竹笋”的过程作为游客体验的行为和故事主题,给游客步步入胜的沉浸式体验。周围竹林密布,建筑、景观广场、和自然景观形成了完美的交互,竹林栈道穿梭竹林之中,穿过竹林最终引导游客进入“竹笋”的大厅,实现了探寻“曲折至尽”的哲学审美,也突出了旅游建筑的设计主题。

wps3.png

图03 青川熊猫家园游客中心场地关系

wps4.png

图04 青川熊猫家园入口效果图

与环境交融互动的作品有很多,瓦屋听雨、借景对话、建筑飘香、丛林鸟鸣,这几种表达都是从建筑出发的场景体现,我们更想表达的是建筑在场景中功能转换与交互,甘泉古村的一个角落,地形利用高差的处理将一户人家的屋顶正好是另外一家的错层平台,一个废弃的石墨盘正好是游客休憩的空间聚集地,花香飘来,燕雀叽喳。几户人家的连接通道又设计为文化展示和体验的走廊,踩着具有厚重的历史石板路,看着甘泉的上百块陶瓷碎片,走进谁家的手工陶瓷作坊.....,这就是超越建筑功能但又以建筑为核心的情境场景的构建,可以称为被策划的旅游建筑场景。

wps5.png

05甘泉古村落民宿方案设计

旅游建筑的小场域是营造情感冲击和心灵共鸣的能量场

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将审美知觉表述为“日常意识的垂直中断”,这也可以作为旅游状态的描述。真正的旅游者不应该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过客,而应该是玩物适情、情与物游、品味全过程的体验者,这种体验过程就是心灵层面的感动与共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沉重的金属门、黑暗的、有回声的塔的基层、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以色列艺术家马纳舍•卡迪希曼( Menashe Kadishman )为博物馆留下了一件永久陈列的装置作品——一万张铺满走廊的“人脸”,原材料是二战时期的子弹壳。每当有人踏上走廊,艰难前行,这些铁铸的落叶便会不断“呐喊”,这栋博物馆所呈现出的巨大痛苦,超越民族,超越信仰,超越人种。

笔者主导策划的外星人主题营地设计时,虚拟了一个科幻的时空场景——“塔斯·星球”,游客进入场景后首先呈现的是跌入太空回望地球的科幻情景,场景结合地理氛围营造,远远望去犹如浮于海市蜃楼的“失落文明”,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通过科技打造神秘太空科幻基地,引导游客超离现代的世界,在另一个时空里体验被外星人掳走,体验天外戈壁的震撼并思考感悟自己的人生。

wps6.png

图06外星人遗址漂浮酒店设计

 “外星集镇”狂欢派对,以外星人为主题,结合场地打造流动性、神秘的光影效果,进行角色扮演,每一位游客都是一个外星的角色,以外星人身份与游客进行互动,通过角色和场景的交互游客为彼此营造了逃离现实的神秘体验。

wps7.png wps8.png

图07网络意向照片

wps9.png

图08外星人遗址飞船酒店方案

旅游建筑“留白”,让旅游建筑更有弹性

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②如何理解旅游建筑留白,首先要摈弃充满硬件的设计,需要设计更多的共享空间和趣味空间,法国南部的“泡泡宫”,这座建筑也非常奇葩,它首先满足居住功能,但却成为很多时尚照片的布景,它原有功能之外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建筑也便有了更多的弹性。

wps10.png  wps11.png

图09 网络意向照片

区别传统城市建筑,旅游建筑要为大众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笔者在落地设计盐湖工业基地旅游项目时,主张在地材料的无限应用,自然环境的极致保持,一切景观资源因盐而生,所以必须无限放大“盐”的主题。探索盐的多种可能性,以“盐”为主角,以“白”为主旋律,借助盐湖打造出:盐花、盐景、盐色、盐画、盐屋、盐路、盐滩、盐泽、盐艺术、盐文创等,一切景观应运而生。通过策划变着花样去讲述盐的故事,呈现盐的景观,每一栋盐的建筑和构筑物通过盐水的浸润不断的生长变化,预设但也不能确定未来“生长”成的形态,“一切皆充满了未知的期待”,在建筑周边方案也预留了经过盐结晶处理的扦插构件,把它们留给未来的游客,让游客在原场地上进行二次创作,建筑场景将呈现丰富的多变型和趣味型。当然内部空间也是如此,它们可以承载小型演艺、艺术展览、网红摆拍等等多种用途,一切可以交给时间、交给游客让他们再去发现再去创作!

wps12.png

图10 盐湖游客中心设计方案

wps13.png

11 盐湖创意服务设施设计方案

总述:

策划思维的建立是基于对市场的敏感及消费趋势的洞察力,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只是基本要素,文旅建筑设计在表达在地文化和生态之余,已越来越多成为承载体验者“快乐“的载体,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去创造附加价值,倡导每位设计师执行“功能之外的浪漫主义创想”,创想的是出其不意的感动,和意想不到的惊喜,为快乐文旅创造新奇小细节,用意外的惊喜去替代循规蹈矩的空间,用在地的语言场景唤起情感的共鸣!

①室内设计师有料儿。发布时间: 2018-10-20 12:23百家榜创作者,匠心计划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③图07、图09为网络图片,其他为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

冯冰,北京同创文旅联合创始人,设计院副院长,设计总监。

“首尾引爆”理论的践行者、“黏性”设计的创想者、秉持“体验不止于娱乐,沉浸不止于科技”的营造理念,坚持以原生方式创造超越科技的多样化沉浸式体验。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景观原型|研究】景观原型设计方法探讨——基于风景园林学途径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被认为是创造、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对城市景观环境塑造的关注与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中的工作内容与任务不谋而合。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城市设计概念、要素的再认识,发掘两者在方法上的贯通之处;进一步引入景观的原型设计方法,对历史原型的引入与转译方法以及地域原型的还原与重构方法进行解析。最后以清远大燕湖片区规划设计为例,通过景观原型手法表达城市设计要素,探讨景观原型设计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金云峰工作室 0评论2021-12-08
【景观原型 | 研究】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集体潜意识影响下海宁市新塘河景观设计
有特色的景观不仅需要视觉上有特别的效果,还需要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从心理学分析,集体潜意识是过往经验的集合,靠借助原型来激发大众内心的集体记忆。在集体潜意识影响下的景观可以通过构筑物和空间设计、营造场景和过程融入三种方法来演绎景观原型,激发观者潜意识下的体验和回应。在海宁市新塘河景观设计中,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如何在集体潜意识影响下对景观原型进行还原和转译,创造特色景观。
金云峰工作室 0评论2021-12-10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2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