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2-01-05阅读:1614发布:世界人居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2018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35个城市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3年多来,35个试点城市有序开展试点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资源化利用率约为50%,比试点前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在35个试点城市中,多数建立健全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卫)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同时,多数试点城市已按工程渣土、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类别对建筑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工程泥浆在源头进行干化处理后与工程渣土一起,或用于土地平整,或用于堆坡造景,实现水土平衡。对拆除垃圾,除在工地就地循环利用外,将连片拆卸工程与循环利用工程捆绑招标,强制落实源头分类拆卸、末端资源化利用。对装修垃圾,由专业清运企业运输至分拣中心处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化利用。

35个试点城市均开展了存量建筑垃圾摸底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启动了堆放点生态修复工作。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加固整治措施。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消纳场,采取分级放坡、修建挡土墙、设置排水系统、覆盖植被等措施进行整治。广州、常州等城市将建筑垃圾堆放点治理与矿坑治理、山体修复、公园复绿等有机结合,把一批建筑垃圾堆放点改造成了公园、湿地等,实现土方平衡和生态修复。

35个试点城市还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引导消纳设施建设,目前总消纳能力达13亿吨/年,超过这些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苏州、临沂等城市编制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建筑垃圾转运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再利用设施,形成了与城市开发建设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体系。

在建立长效制度方面,上海等城市将建筑垃圾日常监管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的建设任务,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智能实时感知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初步形成了“违规实时发现、措施自动生成”的监管体系,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支持再生产品应用方面,35个试点城市已建成资源化利用项目346个,处理能力2.6亿吨/年,在建的还有99个,处理能力达0.52亿吨/年。上海、苏州、常州等城市应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石材、废砖瓦、废弃木材等生产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等取得积极进展。北京、福州、泉州、深圳等城市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选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积极拓展再生产品应用范围。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642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5-20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5-20
关注循环经济:建筑废弃物有了好去处——2020年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85%以上
北京依靠绿色循环体系,将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再生利用,202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85%以上,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为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5-10
人民健康至上,健康城市建设步伐需切实加快
“城市是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建设健康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05-12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0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