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涌泉之森:深圳校园环境提升设计
Shenzhen campus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design
项目详情发布时间:2022-01-24
项目名称:涌泉之森:深圳校园环境提升设计
设计时间:2021-05 - 2021-11
项目规模:2400㎡
委托单位:深圳市清泉外国语学校
景观设计:深圳市方行设计与发展有限公司
方案设计:深圳市方行设计与发展有限公司
文案编辑:青青
导读:
涌泉之森:深圳校园环境提升设计 “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 人们会对2020新式校园赋予怎样的期待?这就是项目的开端局面:设想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场景。涌泉之森:深圳校园环境提升设计
“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
人们会对2020新式校园赋予怎样的期待?这就是项目的开端局面:设想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场景。
坐落于区域商贸中心地带的国际校园,具备现代化的视野与便捷,但作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场所,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空”,不会表达的校园建筑,很难获得老师与孩子们的信赖,这一现状与校方期望的友好型教育场景存在着一定差距。
场地存在两大问题:
一、 有空间无场景
建筑设置了首层架空,架空运动场,下层球场,图书馆,屋顶花园,及夹角灰空间等,而实际上这些空间并没有引导人与环境产生互动,尤其体现在利用率极低的灰空间及过时老化的自然景观,大量的裸地更是加剧了人与环境的隔阂,整个校园缺乏归属感;
二、 校园尺度失衡
校园的主体使用者是学生,但在空间的诸多细节上,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因此产生了尺度的不适,如:为满足架空层空间需求,导致一层层高过高,高达5米多高的教室与回廊,对应的使用者是一年级相对低龄矮小的学生,这样的空间与使用者形成了高压关系,长期以往,将在无形中负面影响学生的心理。校园环境缺乏人文关怀,是教育场所的大忌。
场地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团队通过多日的行为观察与采访,在理解校方与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人的行为动线为设计指导,结合场地现有条件,梳理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校园环境提升,主要针对主广场、学生活动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综合功能厅、教师生活休闲空间及闲置灰空间等展开场景化设计,期待创造充满交流与温度的校园环境体验。
一、教育文化的合理视觉化
解读学校的泉文化,以源头活水的生机为场地灵感,确立了“涌泉之森”的主题,并转化为开放、呵护、生态的设计语言,在主广场形成文化符号。在尺度问题上,作为核心标志景观的同时,对接了一层高架空层,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过高层高带来的视觉压迫与空间拉升,为学生带来更加人性化的空间感受。
透光构造将南方强烈的自然光线进行柔滑处理,产生幻彩缤纷的童趣视觉体验。主景树搭配透光空气膜,加强场地融合,轻薄的材质应用可以有效削弱大型构造的压迫感。
喇叭型的构造除了视觉提升之外,还具备休憩的功能,也可以化身公共雨水收集装置,为学生提供绿色教学、生态体验的趣味设施。
二、校园场景的体验细节化
安全、实用、美观、生态是贯彻方案的四大原则。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配合艺术展示、阅读、舞蹈、休憩等功能属性打造高利用率空间。将教师与学生的常态流线进行梳理,划分为穿行空间与闲置空间,穿行空间以提升通行效率与安全性为提升目标,闲置空间以置入文化与实用功能为提升目标。
其次,景观多以平滑的圆形曲线为造型,创造无攻击性氛围,吸引学生的互动。植物设计以无毒无刺、无刺激性气味、易养护、分枝点高、四季景观变化丰富等为标准,保证绿化生态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与自然景观的友好共处。
再者,设计多采用生态环保的自然材料,既有安全考虑,也希望在城市中创造学生对自然材质的感官记忆,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构成自然体验的放大器。
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态度行为。
新一轮的校园建设中,每一所学校都在试图突破形象,但用力过猛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对校园场景的想象?这是所有校园设计项目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涌泉之森”是团队对这所学校润物无声且无限的教育寄望,也是对项目的理想要求——从源头出发,在最真实的需求上设身处地地丰富想象,构建鲜活的教育场景,让校园环境懂得表达,为学生保留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印象。
改造面积:2400㎡
相关作品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