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鸟瞰图
建设连通河道两岸和三角洲的步行桥,使慢行交通形成连贯的体系,城市绿道得到完善和缝合。
项目背景
鹳河生态文化园位于河南省西峡县城区鹳河西岸,北起封店桥,南至仲景大道桥,西侧为寺山公园及规划居住用地,东与中心城区隔河相望,总长度约5800米,总规划设计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西峡县因发现大量恐龙遗迹而闻名,鹳河因多鹳鸟栖息而得名。场地北段为破旧的石堤和土堤,防洪标准低,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加之缺乏整体规划,绿地布局散乱,缺乏连贯性、整体性,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复鹳河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西峡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鹳河生态文化园。
▲南段优化布局分析图
▲滨河路优化前实景
南段原滨河路紧贴河道,人民活动空间狭小且不安全,而绿带在道路外侧,众多入口把绿带分隔的支离破碎。
设计说明
设计思路—缝合城市、绿道贯通:
项目用地被河道分割为两河三岸,行人步行交通不便。本方案通过对散乱的城市绿地进行梳理,整合成为5800米长的贯通绿道,包含自行车骑行道、跑步道和散步道,建设连通河道两岸和三角洲的步行桥,使慢行交通形成连贯的体系,城市绿道得到完善和缝合。此外,慢行景观桥不仅是连接鹳河东西两岸最舒适便捷的慢行通道,也是欣赏鹳河两岸美景的最佳观赏地点。
设计思路-生态修复、安全行洪:
保留河堤上的树木及河道内的生态系统,让原有的场地记忆贯穿整个设计中;本次规划设计将鹳河 20 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提高到 50 年一遇,将北段破旧的浆砌石河堤改为石笼草坡生态堤岸、增大行洪断面、恢复自然河道面貌;洪水位以下不建设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
设计思路-优化布局、亲近河道:
南段原滨河路紧贴河道,人民活动空间狭小且不安全,而绿带在道路外侧,众多入口把绿带分隔的支离破碎,为有效整合景观绿地,提高河道亲水性并织补城市慢行系统,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将绿带调整到河边,滨河路设置在绿带外侧,将原滨河路西半幅改造为骑行道和跑步道,东半幅作为公园绿地使用,并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其中,整合了“城市绿廊”,拉近了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给人民提供滨水活动绿地,塑造出一处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过渡带。
设计思路-就地取材、延续文脉:
设计延续地域文化特色,保留现场的树木和栏杆,新建景墙及座椅的填充材料使用河道内的卵石,树木使用就近的乡土苗木,实施效果极具当地性且降低工程造价;设计了“红色西峡”、“西峡英烈”等反应西峡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让西峡文化贯彻于整个设计之中。
设计思路-山水交融、城市客厅
西峡的山水美景是重要的城市标签,而西峡缺乏一个展示山、水、城优美风景的场地。鹳河、丁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位置优越、视线开阔、远处对景为寺山公园,在此观看鹳河的视觉景深最佳,设计将其打造为市民和八方来客共享休闲时光的“城市客厅”,在此观赏鹳河、城市,远眺寺山、体会西峡山水城市魅力。城市客厅设计为上下两级,下级“平洪共用”平时作为亲水平台使用,洪水期可以作为行洪通道。
设计思路-完善配套、宜居西峡
西峡生态文化园的建设完善了城区配套服务功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卫生间、商店、儿童游乐场、篮球场、野餐亭、停车场、跑步道、健身场、餐厅等设施,还建设了监控系统、防洪预警系统等,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增加西峡人民的幸福指数。
滨河路优化后实景
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将绿带调整到河边,滨河路设置在绿带外侧,将原滨河路西半幅改造为骑行道和跑步道,东半幅作为公园绿地使用,并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其中,整合了“城市绿廊”,拉近了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给人民提供滨水活动绿地,塑造出一处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过渡带。
保留堤岸原生树种柳树
石笼景墙实景
石笼景墙内的填充石为鹳河河道卵石,诉说着鹳河的场所印记。
服务建筑实景
服务建筑屋顶折线形的设计与背后山体轮廓相呼应。
城市客厅剖面图
城市客厅设计为上下两级,下级“平洪共用”平时作为亲水平台使用,洪水期可以作为行洪通道。
城市客厅优化前实景
城市客厅化后鸟瞰实景
城市客厅升龙桥实景
石笼草坡生态堤岸剖面图
将北段破旧的浆砌石河堤改为石笼草坡生态堤岸、增大行洪断面、恢复自然河道面貌;洪水位以下不建设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
石笼草坡生态堤岸优化前实景
石笼草坡生态堤岸实景
设计感悟
1、 城市客厅贯通了三个地块之间的慢行联系,增强了西峡市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通过对鹳河沿岸绿地的整合、南段原滨河路的调整、北段石笼草坡生态堤岸的建设,优化了河道整体布局,提高了防洪标准。
3、 以生态修复为出发点,海绵城市建设为指导思想,保留原场地原生树种与河道生态系统,修复鹳河生态系统。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30.4公顷
广场铺装及道路面积:11.45公顷
建(构)筑物面积:0.35公顷
绿化面积:18.6公顷
主要技术创新点
1、南段原滨河路紧贴河道,人民活动空间狭小且不安全,而绿带在道路外侧,众多入口把绿带分隔的支离破碎,为有效整合景观绿地,提高河道亲水性并织补城市慢行系统,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将绿带调整到河边,滨河路设置在绿带外侧,将原滨河路西半幅改造为骑行道和跑步道,东半幅作为公园绿地使用,并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其中,整合了“城市绿廊”,拉近了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给人民提供滨水活动绿地,塑造出一处城市与自然生态的过渡带。
2、项目用地被河道分割为两河三岸,行人步行交通不便,建设连通河道两岸和三角洲的步行桥,使慢行交通形成连贯的体系,城市绿道得到完善和缝合。
3、本次规划设计将鹳河 20 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提高到 50 年一遇,将北段破旧的浆砌石河堤改为石笼草坡生态堤岸、增大行洪断面、恢复自然河道面貌;洪水位以下不建设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
新材料应用
城市客厅服务建筑顶部应用了ETFE膜结构,洲头广场景观平台处应用了GRC挂板。
相关推荐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