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该项目位于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经历百年采掘,矿产资源逐渐减少,开采成本日益增大,2017年6月已完成安全闭矿。为使矿山遗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国家批准后,在这里建立了矿山公园,修复矿坑遗址的生态环境。修复面积为497000㎡,借用生态修复手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促进矿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现状历史变化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总平面图
矿区修复范围内为历史露天采矿,修复范围总面积约为497000m²。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内容包括平面种植工程和坡面种植工程。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鸟瞰图
本方案作为一个生态修复类设计,整体的设计理念以“大地之痕,矿坑重生”为出发,借用生态修复的手段,着重对矿坑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使之达到大地的自然景观风貌基底。整体方案是一种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思维,更是一种对生态修复类设计的思考和摸索。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现状分析
场地空间形态似长方形,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基地地形呈簸箕型向东侧边坡塌陷。现状东侧边坡遗存有采矿运输的原始路径,土质松软有雨水冲蚀的垂直沟壑,梯田式边坡的视觉价值较高;坡下有大量地下水(水深15米)形成的小型景观水体,延续在南侧的沉积台地中呈现出琥珀色小湖面,景观价值很高。矿坑西南端有从水坝引入的灌溉水形成的湖景,与周围草播景观形成湿地风貌,但发育不成熟。规划主入口区位于矿坑最高点,边坡陡峭,拥有极佳的观赏视角。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现状平台鸟瞰效果图
从工程措施设计方面,方案本着“节约型生态修复,避免过度修复”的原则,尽量降低或减少工修复痕迹,同时遵循区域环境的肌理和规律,对矿坑进行自然式处理, 从生态措施设计方面,方案本着“先数据后修复”的原则,全方位分析区域的气候、土壤、植被、水等自然条件,进行生态大数据分析和生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为方案在土壤改良、植物选择以及生物多样性营造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在土壤修复中,主要运用生物措施改良浮渣岩块;在植物选择上,选择适合该区域生长的乡土植物,同时考虑植物生长的竞争性、环境抗性;在生物多样性上,选择蜜源、坚果、固氮等植物,旨在恢复该区域的生物链。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自然生境营造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边坡生态复绿措施
矿坑坡面复绿措施采用挂网喷播技术,结合固氮和速生植物修复边坡;矿坑底部平地采用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初期先锋植物群落,建立自养型生态循环体系,促进群落生态演替1-3年低养护,无修剪,粗放式管理。3年后,构建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无需养护及人工干预。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边坡生态恢复措施
绿化设计中以局部搭配乔灌木自然式组团种植,在打造“百花谷”调色盘的效果前提下丰富景观层次及疏林草地自然景观,确保各季有景、效果丰富自然。
打造多姿多彩的百花花海,颜色由单一色调到多色乃至混色不等。品种筛选与配色均以花色艳丽、花期长的观花草本为主,按照花色、花期、株型效果,定制组合方案,呈现理想的花海花田效果。
矿坑公园的花海植物搭配设计综合考虑生态修复、景观美学、可持续性以及游客体验等多个方面。
l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植物,优先使用本土物种。
l 利用植物来稳定土壤,防止侵蚀,如使用根系发达的植物。
l 引入能够吸引有益昆虫和鸟类的植物,促进生物多样性。
l 使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创造视觉冲击力,如不同颜色、高度的花卉混植。
l 设计多层次的植被结构,从低矮的地被植物到灌木,增加景观的立体感。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植物色彩搭配
l 设置景观园路和观赏点,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花卉,同时保护植物不受踩踏。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效果图
▲扎赉诺尔百年矿坑遗址生态博物公园效果图
l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l 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害虫管理策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
l 设计植物组合时考虑到维护成本,选择耐病虫害和低维护需求的植物。
矿坑复绿的植物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和谐共生,旨在创造一个自然、浪漫、梦幻的视觉体验,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恢复原本被破坏的植物生境,注重项目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重新构建稳定的生态基底,恢复废弃的矿坑原有的自然景观风貌,营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矿坑遗址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