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一、设计说明
项目属省重点民生工程,由殡仪馆、墓园、九寨公墓快速道路三部分组成。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充分做到“规划前瞻,配套完备,功能领先”,这是一座现代化的殡葬综合体,一座美丽的生态人文公园,一个智慧殡葬服务的新窗口。
项目以领先的标准打造,是新时代贵州殡葬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给国内少数民族殡葬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样板。
主题定位——中国生态智慧殡葬纪念园
「 中国山林殡葬综合体范本 」
本案将深化“林墓合一”的规划思想,因地制宜,师法自然。项目融合殡仪馆、公墓、骨灰安放楼等功能于一体,让建筑在自然山体静美.延伸与伫立。集殡葬、林耕、野趣等特色,成就中国“林墓合一”模式发展的样本,为探索中国殡葬发展新模式做出重要贡献。
「绿野仙宗·隐世之境」
绿野仙宗:山林与墓地合一,林地是绿野之地,墓地是仙宗乘鹤西游与魂栖之地。
隐世之境:如世外桃源,是当地人们最终归宿,更是原生文化的大观园。
项目涉及各类用地总面积约1375亩,其中殡仪馆用地面积约108亩,墓园用地面积1267亩。一二期开发总用地面积约396.9亩。总建筑面积63883.98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34769.06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29114.92平方米,容积率0.13,绿地率60%,机动车停车位1201个(地上126个,地下车库789个,预留地上停车位286个)。按照殡仪馆建设标准,凯里九寨殡仪馆属于一类殡仪馆。
殡仪馆是集合多种功能于一身,功能区之间有些需要相互依存,以保证业务办理的流畅性,有些功能需要隔离,以保证遗体处理的私密性和尊重,就如同一台精密运行的钟表,环环相扣。
殡仪馆的设计必须保证各建筑的功能使用需求和流畅性,主要分为两条流线,遗体运输流线和亲属悼念流线。
遗体运输流线主要为:遗体处置间→内廊道→悼念厅→内廊道→火化间。
亲属悼念流线主要为:公共停车场→殡仪综合服务厅(业务办理)→悼念厅→候灰室。
本次规划建筑的主要功能:行政办公楼1633.92㎡,2层;住宿服务楼6260.71㎡,5层,包含客房93间,员工宿舍23间;餐饮服务楼8743.08㎡,3层,600桌;业务服务楼972.84㎡,1层;悼念厅、遗体处理室8023.38㎡,1层,悼念厅(含1个多功能厅、3大厅、13中厅、4小厅,小厅为惠民悼念厅),遗体处理室(含120个遗体冷藏格位、5个单冷间、法医解剖区域等);骨灰寄存楼396.88㎡,2层,约2500个格位;火化间与候灰室3656.48㎡,2层,含10台火化设备,包含一台特殊遗体火化设备;殡仪车库672㎡,2层;遗物焚烧间198.44㎡,1层;油库96㎡,1层;墓园服务中心1224㎡,2层,含园区沙盘,家属私享缅怀空间,殡葬用品超市,办公,业务洽谈等功能;落葬仪式厅2座,1层,30㎡/座;公交车休息站100.04㎡,1层;落葬仪式厅2座,1层,70㎡/座。
二、设计感悟
凯里项目是殡葬一体化运作的典型代表,是国内少数民族殡葬事业发展的样板,它引人深思,它给行业发展带来新启示:
1)、项目开发需借政府之力 殡葬项目原本内涵丰富,涉及民生事业和产业经济两大体系,要以强大的开发实力作后盾,还要有跨界融合的思想做运营。 凯里九寨殡葬一体化项目由贵州凯丽交旅集团投资,在集团党委书记及各级领导的争取下,项目特意开通了一条18路公交专线直通生命公园。集团以文旅项目的思路来定位和经营此项目,项目还会向生命会馆,文化景点,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向探索并进,产业与事业充分融合,家园、公园和纪念园和谐一体,将项目推向新高度。
2)、选址需多部门协同,众所周知,殡葬项目选址难。选址不建议由“民政部门”单腿跑,民政部门选好后,国土林业等部门可能会认为土地性质不符合要求,推翻重来,如此反复,费时耗力。 可以考虑,由民政、自然资源(国土、林业等)、乡镇等组建选址工作组,共同完成。以确保选址的合理合规,高效决议。
3)、规划设计需找专业团队,专业团队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至少能给项目三大保障:一是避免踩坑。场馆建好,投入运营时,发现不好用不能用,砸掉改建的情况普遍存在。省了设计费,却为巨额试错成本买单,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二是提质增效。专业团队都是站在巨人肩上起步,开拓新思路,提升新亮点,产生新质变,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整合资源。专业机构沉淀广泛资源,能给项目带来多元价值。比如梳理报批报建流程,资金筹措规划,项目考察,合作资源对接等。提升质量,增强效率,给项目发展注入重要活力。
4)资金筹措需多措并举,资金是项目基石。每个项目情况各异,资金筹措方式需多措并举。有条件可以由财政配套解决,也可向银行贷款或发债,目前殡葬项目贷款较受银行欢迎。此外可争取省内对于殡葬基础建设的费用补助。 贵州凯里市“九寨殡葬一体化”项目大幕开启,这座殡葬项目展示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柔美与刚强。它立于悬崖之上,立志于将自己发展成一座高峰;它伫足原野,像它脚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一般,让生命之花绽放,给行业发展带来滋养。
三、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1)、创新本土建筑形式
凯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苗族民居颇具特色,屋面高低错落,这种建筑形式轻盈飘逸,玲珑有致。设计团队以此为原型进行改良,以更符合殡葬建筑特性。 首先,简化民居屋顶形式,殡仪馆屋顶局部采用双屋檐。与殡葬文化融合,增强建筑的庄重纪念属性。层层屋顶与周围起伏的山脉,遥相呼应,浑然天成。 其次,民居多用木纹装饰立面,殡仪馆建筑延续并简化交错纹理,通过立面元素的提取与演绎,增强建筑的地域文化属性。 再次,建筑采取“穿斗式木结构”,此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加工,节点灵活等优点,有优越的应变能力。
2)、依山就势,就地取材 苗族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人为的去破坏改造。把建筑和谐的置于山林之间,这是团队的设计初心。 殡仪馆选址西北侧为悬崖,场地内高差约15米。如何顺应地形,解决场地高差问题,成为本次规划的关键。
团队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利用场地高差规划架空停车场与结构空腔,扩容停车空间,建筑与悬崖留出安全距离,为西侧留足施工场地。 二是原始地形为西低东高,设计结合高差,屋顶坡面起伏与山势相呼应,将建筑隐匿于群山之间。建筑外观轻盈飘逸、随坡高低起伏,层叠而上。 建筑舒缓平展,应和山体形态,最大限度的保留山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达到建筑与自然走势的有机融合。建筑群体轮廓的走势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山体坡度形态是一致性。
相关推荐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