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湖·漂浮种子 环城生态公园 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UED期刊

2022-07-19

项目详情

{青龙湖·漂浮种子 环城生态公园 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项目位于 {中国四川成都} ,项目规模 {2042平方米},属于 {教育建筑} ,项目风格定位为 {新亚洲} ,设计时间从 {2021-02到2022-05} , {小隐建筑事务所Archermit} 接受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历经 {454} 天圆满完成设计任务,如果您对该团队设计感兴趣,请点赞和评论将项目推荐到网站首页及项目频道列表首位,更多的设计师将因您受益,期待您在线留言或者来电预约咨询。
{2022-02} 项目已竣工完成,呈现的效果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赞誉。

Archermit

青龙湖·漂浮种子

Floating seeds of Qinglong Lake

万物在时间里流动,流动的过程形成历史。凝固不语的建筑也在时间里流动,流动的过程形成地方的历史。在其间建筑师们寻找过去与现在的平衡点,交出面对未来的答卷。


1.jpg

▲池塘中倒映的建筑画卷 ©小隐建筑

2.jpg

▲建筑与周边公园、农田、树林的关系 ©小隐建筑

3.jpg

▲建筑与周边公园、农田、树林的关系 ©小隐建筑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坐落于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二期内,小隐建筑接到业主的设计委托任务,将原有的建筑转变成供游客参观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原建筑是废弃的青龙湖小学和一个养殖场,典型的红砖房。由于场地已被规划为湿地公园,这一片废弃的建筑也急需转换身份,迎接来公园游玩的游客。期待通过设计的力量让衰败的红砖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jpg

▲新旧交融的建筑群 ©小隐建筑

5.jpg

▲两栋老房子之间的漂浮种子 ©小隐建筑

6.jpg

▲废弃的建筑混凝土块再利用到景观 ©小隐建筑

Analyze梳理

自2018年,成都提出“公园城市”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方式以来,成都梳理了城市空间,围绕成都绕城高速周边布局,以绿道为线,78座桥梁为点,串联起整个环城生态公园121个特色园,建起自然资源与市民休闲生活之间的便捷桥梁。

7.jpg

▲坐落在池塘边的建筑 ©小隐建筑

位于环城生态公园内的青龙湖·漂浮种子承载科普、研学、体验的空间需求,于此我们取“万物生长循环”为建筑意象,通过提取农田间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作为设计元素,采用聚碳酸酯板、陶瓦、红砖等常见材料,让建筑呈现出新旧交替、自由流动的场所气息。

8.jpg

▲围墙拆除后形成自由开放的场地 ©小隐建筑

9.jpg

▲公园延伸到庭院里 ©小隐建筑

10.jpg

▲旧砖与聚碳酸酯板形成虚实、新旧交织共生的建筑©小隐建筑

场地梳理,是城市更新项目的核心环节。“留”与“改”如何平衡,是这类场地现状复杂的项目的重点。建筑方面:部分建筑并未受到较大破坏,修缮后可继续使用;部分建筑墙体破损,屋面破烂,屋顶年久失修,部分结构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还有一部分建筑墙柱坍塌、墙体倾斜非常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1.jpg

▲改造前养殖场部分保存完好的建筑 ©小隐建筑

12.jpg

▲改造前养殖场受损严重的建筑 ©小隐建筑

13.jpg

▲改造前养殖场受损严重的建筑 ©小隐建筑

14.jpg

▲改造前小学黑板上的文字 ©小隐建筑

景观方面:场地荒废多年,内部杂草丛生,原有梧桐树长势良好;原硬化路面破损严重;围墙将场地与外部农田、公园完全隔离,影响人们参与体验。

15.jpg

▲改造前小学院内生长态势良好的梧桐 ©小隐建筑

16.jpg

▲改造前小学和养殖场之间杂草丛生的院落 ©小隐建筑

Flow流动

为了让建筑呈现出新旧交替、自由流动的场所气息,在改造设计中,我们让场地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即将来临的游客。拆除了原有坍塌的建筑和部分红砖围墙,旧红砖在场地的各个角落流动起来,从竖向的砌墙围挡变为横向的地面铺装,旧砖换了新的方向在场地生长蔓延。废弃混凝土块的应用也是如此,破碎后作为景观汀步。尽可能拆除了原有封闭围墙的场地向游客张开怀抱,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17.jpg

▲拆除了原有坍塌的建筑和部分红砖围墙,场地开敞清爽©小隐建筑

18.jpg

▲围墙拆除后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小隐建筑

19.jpg

▲地上斑驳的红砖与屋顶虚实的瓦形成共有的空间序列©小隐建筑

20.jpg

▲竖向砌墙围挡的红砖变为横向的地面铺装 ©小隐建筑

21.jpg

▲旧砖新作的花墙与老房子融为一体 ©小隐建筑

在建筑改造方面,我们注重材质是否与原有建筑匹配和谐,是否经济适用。我们希望改造后的场所更加包容开放,所以也特别注重材质本身是否拥有通透,轻盈的质感。结合场地本身记忆,最终我们选择了聚碳酸酯板、红砖、陶瓦等材料进行了几栋建筑的针对性改造。

22.jpg

▲轻薄通透的聚碳酸酯板顶棚 ©小隐建筑

23.jpg

▲聚碳酸酯板营造出朦胧的视觉效果 ©小隐建筑

24.jpg

▲红砖墙、聚碳酸酯板、特殊处理的镂空钢构形成统一的格子序列 ©小隐建筑

聚碳酸酯板是在乡村和农业配套设施建筑中应用很广的材料,具有透光、轻质、耐候、阻燃、隔音、高强度等优异性能,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合低成本低技建筑的应用。红砖和陶瓦都是原有建筑值得保留的血脉和记忆。

25.jpg

▲阳光透过聚碳酸酯板柔和地进入室内 ©小隐建筑

26.jpg

▲局部透光的屋面为农科实验农作物提供适宜的光照©小隐建筑

27.jpg

▲阳光从透光屋顶倾泻而下 ©小隐建筑

28.jpg

▲新旧红砖、陶瓦、聚碳酸酯窗的新组合 ©小隐建筑

29.jpg

▲材料与构造形成的虚实对比空间 ©小隐建筑

我们将结构塌毁的建筑进行了拆除,在原址新建农机展示棚,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与精巧的白色钢构营造了一个晶莹剔透、轻薄柔美的开放空间。

30.jpg

▲雾气中轻薄柔美的建筑 ©小隐建筑

31.jpg

▲融于天际的聚碳酸酯板顶棚 ©小隐建筑

32.jpg

▲金属网与聚碳酸酯板在灯光下的朦胧之美 ©小隐建筑

两栋状态较好的建筑,改造为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展厅。红砖砌体和木构屋架全部保留并进行了局部修缮,屋面统一更换了灰色的陶瓦。同时,将聚碳酸酯板应用于局部顶棚、墙体、门窗,赋予了建筑轻盈朦胧的质感,弱化了红砖砌体带来的厚重感,让建筑呈现出新旧融合共生的状态。

33.jpg

▲废弃混凝土块做的景观汀步 ©小隐建筑

34.jpg

▲薄雾中若隐若现的建筑 ©小隐建筑

35.jpg

▲不锈钢让旧水塔焕发新生 ©小隐建筑

36.jpg

▲灯光与聚碳酸酯板结合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 ©小隐建筑

37.jpg

▲保留的三角木构屋顶 ©小隐建筑

38.jpg

▲保留的三角木构屋顶 ©小隐建筑

39.jpg

▲展厅内部的植物标本 ©小隐建筑

40.jpg

▲展厅内部的昆虫标本 ©小隐建筑

我们在两栋老建筑之间用钢材和聚碳酸酯板,以种子和孔明灯的意象,做了一组悬浮在空中大小不一的透明立方体,作为场地的视觉重点。白天这些立方体像是从红砖缝里孕育出来的一粒粒飞向天空的种子,迎着太阳,晶莹夺目。夜晚,暖黄的灯光透过聚碳酸酯板盒子,带来一种明亮的漂浮感,像定格在空中的孔明灯,如梦如幻……

41.jpg

▲夜幕下橘色的漂浮种子 ©小隐建筑

42.jpg

▲夜晚,漂浮种子成为视觉的重点 ©小隐建筑

43.jpg

▲漂浮种子变身孔明灯定格在空中 ©小隐建筑

44.jpg

▲飞向天空的漂浮种子 ©小隐建筑

45.jpg

▲定格在空中的孔明灯 ©小隐建筑

历史学家王笛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怎样使这个灵魂在现代化、商业化、科技化大潮的冲击下幸存是城市管理者、学者和居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建筑师在面对城市更新项目时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46.jpg

▲三栋建筑匍匐在草坪之上 ©小隐建筑

在我们看来,在进行这类项目改造时候,应注意区分“老”“破”“烂”三者的异同。“老”是陈旧,并非贬义,反而恰恰饱含历史;“破”是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烂”是不可挽回的逝去。分清三者区别后,在面对不同的老旧建筑就能采取不同策略。

47.jpg

▲红砖建筑的新旧交替 ©小隐建筑

48.jpg

▲发光的聚碳酸酯板指引人们进入展厅内部 ©小隐建筑

面对不可逆的城市化进程,建筑师应该多一些人文思考。建筑从来不只是建筑本身,而是凝固的艺术,更是用智慧和激情谱写的史诗。青龙湖·漂浮种子,是我们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种下的一粒小小的种子,希望这粒“漂浮种子”能够表达我们对待城市更新的态度与思考,同时也期待这粒“漂浮种子”能唤起更多城市的参与者对所栖居的城市的思考,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那些珍贵的“城市文化”不在城市化进程里消失。

49.jpg

▲晶莹剔透的漂浮种子与蓝天交相辉映 ©小隐建筑

Drawings项目图纸

50.jpg

▲总平面图

51.jpg

52.jpg

▲分析图

项目信息 PROJECT INFO


项目主创团队:小隐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结构工程师:杜旭

设计团队:冯煜桃、宋智颖、杨锐、苟源君、何仪、赵亚线、刘子轩、胡沁梅

施工图设计团队: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及施工:中诚地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代表:潘霞、胡强、王超、翟灵犀

施工单位:四川锦城智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小隐建筑

撰文:刘凯瑞

翻译:刘子轩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二期

建筑面积:2042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1年02月-2022年05月


设计说明部分撰文 | 小隐建筑

编辑 | 夏雪婷



设计公司:
小隐建筑事务所Archermit
项目所在:
四川成都
项目类别:
项目类型:
项目风格:
项目类别:
设计时间:
2021-02 - 2022-05
建成时间:
2022-02
项目规模:
2042平方米
委托单位: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约TA提供服务

相关推荐

东莞松山湖科学公园:享受“公园20分钟”新目的地

类型: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设计公司: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艾景级

浏览:2048

札幌大通公园皇家花园CANVAS酒店:日本首座混合木材高层酒店

类型: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设计公司: 三菱地所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人居级

浏览:7113

芬兰首座专注于舞蹈表演的地标建筑 赫尔辛基舞蹈之家

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社

人居级

浏览:7167

杭州仁恒置地∣香港置地•前湾国际社区北区住宅

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人居级

浏览:5889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0
5 赞10 转发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