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6
2025年3月4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宣布,中国建筑师刘家琨凭借其跨越四十年的建筑实践,成为该奖项第54位得主,同时也是继2012年王澍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评委会高度评价其作品“以深刻的连贯性和稳定的素质,摆脱了美学或风格的束缚,为新世界的想象与建构提供了东方智慧”。
刘家琨1956年生于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早期职业生涯中,他曾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明月构想》《此时此地》等小说,这段经历为其建筑设计注入了叙事性与诗意。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后,他始终扎根成都,以“水”的意象为创作哲学——“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渗透当地环境,最终凝固为承载地方精神的建筑”。
·代表作: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实验 刘家琨的三十余项作品涵盖文化场馆、城市空间与生态改造,其核心理念在于“以建筑凝聚社区”。
·西村大院(2015年):这座覆盖整个街区的五层建筑,以“市井立面”打破城市天际线的单调,通过环形坡道串联公共空间,融合商业、文化与体育功能,成为成都市民的“垂直生活剧场”。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2002年):以混凝土与自然光影重构传统园林美学,建筑与水体、竹林共生,为佛教石刻营造出静谧的精神场域。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2016年):以平檐造型呼应千年窑火,将历史遗迹转化为可触摸的公共景观,诠释“新建筑作为历史记录”的命题。
评委会指出,刘家琨的建筑实践是“策略而非风格”,其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的在地性思考:
1. 文化转译:摒弃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复制,通过现代材料与工艺重构文化记忆。如胡慧姗纪念馆以水泥帐篷形态铭记汶川地震的集体创伤,再生砖技术将废墟转化为可持续建筑语言。
2. 社会维度:在高密度城市中创造开放空间,如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通过悬挑结构突破用地限制,将建筑转化为城市观景台。
3. 生态共生:从泸州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到白鹭湾揽翠阁,建筑与自然景观形成有机对话,本土植被与保留树木成为空间叙事的重要元素。 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评价:“他的建筑揭示了历史、材料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从建造过程到功能设计,皆在培育社区的情感纽带。”
刘家琨的实践为全球城市化困境提供了中国答案: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载体,更是集体身份认同的容器。他通过“低技策略”与“常识智慧”,将乌托邦理想融入日常生活,使建筑成为连接个体与社群、传统与未来的桥梁。正如评委会所言:“他创造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语言,描述着一个社会与环境公正的世界。”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刘家琨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标志着中国建筑从“模仿西方”向“输出东方哲学”的历史性跨越。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即将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这位“文学与建筑的鬼才”将以其作品,向世界讲述属于中国的城市精神故事。
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建筑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设立背景与创立者
由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家族通过旗下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创立,创办人是杰伊·普利兹克(Jay A. Pritzker)和妻子辛蒂。他们出于对建筑的热爱,以及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希望通过设立奖项来表彰当代建筑师,鼓励公众关注建筑,激发建筑界的创造力。
- 评选对象:每年授予一位或多位在世的建筑师,不授予建筑公司。
- 提名机制: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
- 评审团构成:评审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师及学者等组成,如2025年的评审团成员包括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巴里·伯格多尔、德博拉·伯克等。
- 评选标准:表彰建筑师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人文科学、建筑环境和人性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近年来,评选标准还考量了地域性与文化尊重、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获奖者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一份证书和一枚铜质奖章。奖章是根据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而铸造的,一面是奖项的名称,另一面刻有“坚固、价值和愉悦”,呼应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实用和美观”三条基本原则。
颁奖仪式选择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内举行,如2025年将在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卢浮宫举行,2019年在凡尔赛宫,2012年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
- 推动建筑创新:众多获奖者的作品代表着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和最高水平,激励着其他建筑师追求创新和卓越,推动了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
- 弘扬建筑艺术: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建筑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达,提升了建筑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 促进文化交流:评选范围涵盖全球,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建筑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筑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样化发展。
- 引领行业方向:对获奖者作品在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视,倡导了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引领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
WORLD HABITAT
0评论
2025-04-05
IDEA-KING
0评论
2025-03-31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5-03-19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