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复兴之路:构建中国乡村建设学体系的紧迫性与历史意义

世界人居智库

2024-10-13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农业文明产物的乡村,比作为工业文明结果的城市的形成要早上千年。现在的中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却有完整的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规划与设计学、城市建筑学等专业学科体系。然而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时至今日,却没有一门基于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建筑等方面的专业学科体系。所以,在新乡村建设中,构建一门属于乡村自己的中国乡村建设学体系,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当下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构建中国的乡村建设学体系。乡村是一个包括生态空间、乡土建筑、产业经济、文化伦理和组织结构的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乡村建设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全面、同步、系统推进的过程。然而,有的地方的乡村建设,人们却在用一种碎片化的方式,依照个人的志趣,随心所欲地理解、甚至是肢解乡村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也需要构建中国的乡村建设学体系。纵观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势,目前正处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并存的阶段。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有理由对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新乡村建设的方向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预判:

(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在未来一个时期的新乡村建设将同时并存,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一方面,通过城镇化过程,将会分流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有意识地淘汰一批已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村落,让农民有序而不是被动流出。村落和农村人口的减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避免一样,只是这种减少一定是合理、有序的,更多地是融入现代农业的,工业与农业混合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逆城市化的新乡村建设,使得大部分的乡村得以保留,大部分的农民得以留住,并让留下的农民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安心于乡村的生活与未来。尤其是要重点保护一批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十几亿中国人要吃饭,是很现实的问题。乡村毕竟是中国的人的根,留住了乡村就留住了中国人的灵魂,留下了中国社会永续发展的根脉。

总之,在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流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有序地引导城市的资本与技术的下乡,实现城乡之间的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双向互动,是未来一个时期新乡村建设中应加以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乡村建设学所要关注的重点。


 


(二)当下的乡村建设已由最初的1.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向2.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乃至3.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转型。

回顾中国近百年的乡村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的乡村建设的模式由最初的1.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无序的乡村建设),向2.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有序的乡村建设),发展到今天的新乡村建设中的3.0版的乡村建设模式(系统性的乡村建设)转型,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突破现实困境的要求,更是体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所谓"无序的乡村建设",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乡村环境改造为主的乡村建设。"头痛医头"式的乡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如,农民房子外墙的"穿衣戴帽"式的改头换面,成为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而有序的乡村建设,则是指21世纪前后的10年间,乡村建设开始以村域为单位,或深度地规划乡村的发展,或专业性展开农户房屋的细部改造,并开始关注乡村的生态环境、乡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侧重一点、深入其中,是这一期乡村建设的特点。

未来的乡村建设处于一个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建设不在是某一单环节的村庄改造或者产业重构,而是一个集乡村的环境修复(包括乡村的垃圾分类)、生态修复、产业重构、文化再生和组织再造等于一体的系统性乡村建设,是从乡村的规划设计,到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从产业布局到农民培训以及市场的运营,由统一的系统采取一站式服务的乡村建设。这就是所谓的系统化的乡村建设。而转型所带来的乡村建设的理念、路径、方法的改变,也既需要一个系统的乡村建设学体系来支撑。

正是基于对上述对乡村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考虑,建立一个符合这一时代需求的中国乡村建设学体系,是新乡村建设过程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所谓"中国乡村建设学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的系统。它既包括设立乡村建设学的目的、宗旨和未来方向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涵盖中国乡村建设学的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生生源和教学与实践场地等微观层面的具体方略。其中,服务新乡村建设的实践,建立符合乡村实际的乡村建设理论体系,建立乡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建立诸如项目、资质、以及设计(建筑)师和工匠等等的职称体系和培育有专业水平的乡村建设人才,无疑是建立中国的乡村建设学体系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推荐

芬兰首座专注于舞蹈表演的地标建筑 赫尔辛基舞蹈之家

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社

人居级

浏览:7230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0
1 赞10 转发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