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张帅
《世界人居眼》高端访谈栏目
设计力量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专访泛华建设集团景观总工程师张帅
亲爱的网友朋友们!欢迎来到《世界人居眼》高端访谈直播间,我是栏目发起人龚兵华。今晚,我们正式启动首期访谈,每期都将深入对话世界人居智库的行业翘楚,以深度报道形式传播他们的智识和经验。今晚,我们有幸邀请到城乡创新领军人物、泛华建设集团景观总工程师张帅先生,他将以丰富经验和独特视野,诠释其景观统筹艺术与智能建造理念,并展示这些理念如何在项目中转化为显著的社会与生态价值。
张帅先生在文旅规划领域辛勤耕耘二十载,以其超群的设计才情和领导能力,完成了众多备受瞩目的项目。他倡导的“共享与蝶变”设计理念,在孝义河生态廊道项目中实现了理念与实践的完美融合,赢得广泛赞誉,并获得了诸如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专家等一系列专业头衔,同时担任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特邀专家、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专家、北京市智能建造专家库专家、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专家、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园林绿化专家,并作为世界人居智库专家,积极推动全球人居环境的改善。在其担任泛华建设集团景观总工程师期间,斩获2023园林行业优秀总工程师、2023CSA杰出景观设计师和中国造园匠心耕耘人物殊荣。
今晚,我们将共同探索张帅先生的“行为导引,运营优先”设计原则,以及他如何运用“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创新思路,协调设计师、业主和使用者多维度需求,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城市公园升级,并揭秘他在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危机时,如何卓有成效地调动资源,实施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
这场访谈是一场汇聚行业智慧的交流,是对绿色发展进程的颂扬,更是对未来城市形态与人居环境可能性的深刻挖掘。跟随张帅先生的步伐,我们将一同感受设计的力量,预见未来城市脉络,体验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相融的魅力。访谈之旅即将开启,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场启发智慧、塑造未来的深度对话中!
世界人居网:张帅先生,请允许我先请您简要回顾一下您的人生轨迹和职业历程。您出生于何时何地,毕业于哪所高校,之后的工作履历中有怎样的亮点,尤其让您印象深刻的成就是什么呢?
张帅:本人自八十年代初出生,六岁起便踏上美术学习之旅,随后在山东科技大学与中传深造艺术与管理,为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我担任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景观总工程师,二十年来潜心耕耘于文旅项目的综合开发与规划设计,积累了丰厚的专业智慧与实战经验。
在我的专业生涯中,曾在北京东方园林设计院及易兰(北京)规划设计院担任要职,这期间构建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宝贵的实战案例。我的专长涵盖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设计、公园建设、城市更新、旅游区规划、乡村振兴策略实施、全域旅业发展、生态修复以及居住环境优化等多个核心领域。主导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例如孝义河生态廊道改造、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改造等,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典范,还成功助力了四川乐山水口乡村振新、宜昌柏临河湿地公园等地区的转型,其中银川当代美术馆景观等作品更赢得国家设计奖项的殊荣,体现了深远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力。
世界人居网:张先生,我们知道您拥有中国传媒学院MBA双硕士学位,这样深厚的传媒背景之下,为何最终选择了景观设计行业这条道路呢?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或故事吗?
张帅:身为设计师,我怀抱以知识改观生活、融入日常并重塑城市的愿景,为此,在中国传媒大学深造MBA,旨在将文旅项目开发与文化传媒策略紧密结合,开创跨界融合的新高度。我坚持设计应根植于使用者视角,致力于成为对城市发展有实质贡献的设计师。在前瞻设计趋势的指引下,我践行“景观先行,功能复合”的规划哲学,通过景观的全局性规划来激活城乡空间,不仅修复与构建城乡景观生态系统,还促进经济成长及产业升级,矢志不渝地实现为城乡增添价值、助力客户品牌升华的目标。
世界人居网:在您的职业生涯中,20多年的奋斗路上必定充满了挑战。能否分享一次您遇到的最为艰难的经历,以及您是如何克服困境,进而取得成功的?
张帅:在其职业生涯的征途中,面对行业困境与诸多挑战,他深刻洞察到跨专业联动是突破难关、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深度融合规划、景观、建筑、水利、生态等多学科知识,他精心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导向绿色生态发展的网络,旨在打造一个全新的、“环境共生”的高效城市模型。秉持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他运用“景观统筹”策略,巧妙驾驭项目的每个细节,确保设计在促进业态整合、强化产业链条对接的同时,与周遭环境和谐共生,不仅为城乡发展增值,也助力客户品牌塑造,以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能力,在社会进步的画卷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价值印记。
世界人居网:您认为自己在当今社会中创造价值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影响和改变城市的面貌,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张帅:在社会价值创造的探索中,我核心竞争力的展现,源于倡导的“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理念,以及坚持“以人为本、运营优先”的设计哲学。我深信,设计的精髓在于精雕细琢实体空间与深挖景观价值,通过这一过程最大化设计的效能,并积极推进从传统EPC向I-F-EPC-O模式的转型,该模式强调在项目策划之初即融合城乡产业战略、金融创新与运营前置思考,确保项目具备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活力。我坚决认为,景观设计的本质是对城市结构与功能的预见性重塑,超越了简单的环境美化,应当作为规划的先锋角色,引领而非追随建筑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早期介入以全面统筹生态保护、绿地系统建设等,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世界人居网:一直以来,您坚守着“行为导引,运营优先”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的崭新理念。请详细阐述一下这种理念如何在孝义河生态廊道项目或其他实际案例中得以贯彻执行,并分析在设计过程中,您是如何处理设计师、业主和使用者三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需求关系的?
张帅:我的设计理念强调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以“行为引导,运营优先”为核心,精炼实体环境与空间场景,拓展景观设计的全面价值。在实践这一理念时,我运用“景观统筹”方法,宏观指导城乡发展项目,协同各专业团队的优势资源,确保设计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例如,在河北保定旅发大会的背景下,我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高阳孝义河生态廊道环境提升工程,该项目围绕“共享与蝶变,重塑滨水生态廊道”的核心理念,生动展现了“景观统筹”对城乡积极变革的推动力。
该工程通过三大策略创新:构建多样化生态系统、强化水体保护与安全、整合城市零散空间,加之智能康体设施、先进水文监控技术及业态的创新融合,实现了人与自然水岸空间的和谐共融。项目成功后,孝义河生态廊道因智能科技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创建了多个高品质休闲及生态教育空间,加深了民众与自然的联系。我们还引入了“城市+产业+公园”的发展模式,增设城市慢行系统,彻底转变了滨水区面貌,使之成为生态明珠,带动区域旅游增长约35%,促进了周边产业的联动发展。
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师、业主与使用者三者关系的微妙平衡至关重要。设计的卓越不仅在于创新与美观,更在于如何智慧地调和这三者间的期望与需求。设计师需敏锐捕捉使用者的声音,转化成实际可行的设计方案;而业主则是连接创意与现实的桥梁,负责评估与执行,确保设计愿景的落地。这一动态平衡的维护,是我设计实践中持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世界人居网:请您分享一下迄今为止,您认为最成功的一项作品,它体现了您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智慧,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帅:天齐渊公园项目秉持“生态修复、遗址保护、景区提升”的三大核心理念,实现了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和谐统一。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甲方、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建立了高效的支持与协作机制,确保了设计理念的精准落地。在此基础上,我创新性地引入了“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并在此项目中发挥了核心优势——“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的先进理念。这一理念倡导以行为引导和产业培育为主导,推动项目模式从传统EPC向I-F-EPC-O转变,即在规划设计初期即融入城乡主导产业考量,结合金融创新与前期运营策略,确保项目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全程贯彻了从定位策划、文化挖掘、产业布局、运营策略到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多专业的“全过程管控”,每一步都体现了超前的设计视野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与各级政府及顶尖开发企业的紧密合作,我们不仅整合了城乡失落空间,构建了完善的城乡景观体系,还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升级,持续践行着“为城乡增值,为客户塑造品牌”的承诺,真正实现了项目全链条的价值最大化。
世界人居网:回溯至2023年北京门头沟区遭受的特大自然灾害,您和团队在灾后生态林重建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决心和毅力。能否详述当时面临极端环境破坏的情况下,您是如何迅速集结各方力量,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并最终推动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的?
张帅: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期间,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事件,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监测到的雨量高达606.9毫米,刷新了历史记录。这场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对门头沟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在此危急时刻,泛华集团设计团队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门头沟区“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总设计工作。团队迅速响应,联合北京建筑大学及其他多家专业机构,组建强大合力,共同制定了周密的“灾后建设行动计划”,并迅速投入灾区一线,开展紧急援助与重建工作。该行动旨在运用先进的专业技术与系统化思维,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重点在于恢复受损生态区域的功能与稳定性,特别强调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网络,以提升区域环境的整体承栽力和生态品质。
“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长远,分阶段实施,即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科学布局,合理调配资源。项目核心在于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强化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为门头沟区构建一个更加坚韧、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屏障,确保未来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区域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世界人居网:对于类似门头沟区生态林灾后重建这样的大型项目来说,要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您觉得最关键的合作因素有哪些?
张帅:项目迈向成功的路径上,关键在于多方协同与深度整合资源。这要求政府、科研机构、施工单位及社区居民形成合力,每一环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设计师不仅需拥有敏锐的行业洞察和高效的执行力,更要坚持“行为导引,运营优先”的核心原则,深刻理解并预见客户需求,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挑战。在项目启航之初,详实的市场调研与风险评估是基石,为后续行动提供精准导航。通过实施“全过程管控”,确保从项目最初的定位策略、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直至景观与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在专业指导下得到统一协调与精细实施,从而保证设计理念的精准落地,推动项目顺利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
世界人居网:在当前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潮流下,您如何看待城市公园应当如何结合科技手段进行智能化升级?针对设施陈旧、功能落后的城市公园,在智慧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哪些挑战,又该如何有效解决?
张帅:在当今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正日益深化其影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如何巧借数字化的东风,推动城市公园向智能化迈进,成为了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议题。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建造已成为工程设计界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我国城市公园普遍面临设施老化、功能落后的问题,难以适应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休闲需求。因此,从传统向智慧转型,让城市公园焕发新生,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必然的选择。理想的智慧公园应基于生态之基,融汇科技创新,生动展现绿色智慧的魅力,遵循“行为引导,运营优先”的设计思路,成为数字技术与智慧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意味着广泛采用绿色能源与高效智能化设施,旨在催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风尚,还体现在增设互动式科普设施,增强公园服务的亲和力与参与度。智慧设计为城市公园带来新的生机,它不仅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更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一座智慧化的公园,将成为城市智慧化转型的领航灯塔。
展望未来,数字智能化将全面引领城市公园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借助“信息化”技术,公园的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将通过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动态信息的即时记录与展示。“数字化”驱动自动化流程,高效采集并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而“智能化”则更进一步,依托物联网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桥梁,促成人、物、环境间的无界互动,通过智能传感技术,使公园内的每一个元素都能感知、响应与互动,共创一个智能互联的生态乐园。正是这股数字智能化的浪潮,强力推动城市公园向更智慧、更人性化迈进。
通过深度分析设计理念与实践案例,设计师如何将创新思维与精湛技艺融入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不仅彰显了其在专业领域的杰出才能,也反映出对行业未来趋势的深刻洞见,特别是对数字智能技术在城市公园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这些努力与贡献,将持续塑造未来城市的风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世界人居网:如今回望,您觉得自己最值得自豪的成就是什么,它给您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张帅:作为设计师,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创作出既能服务于广大百姓、贴近日常生活,又能有效应对城市挑战的杰出作品。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洞察并解决城市面临的种种问题,其精髓之处在于设计出的作品不仅能承受住时间的洗礼,不随岁月流逝而褪色,还能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为城市增添光彩,为文化传承凝练精神,同时融入并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我致力于打造出既能经受时间考验又极具影响力的项目,这些设计作品不仅仅停留于解决问题的层面,更追求与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尊重并延续历史记忆,全方位服务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实践上,我们既要聚焦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具备前瞻性的视野,从细微处关怀使用者的真实体验,通过塑造既体现场地独特个性又兼备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的空间,确保设计的每一个维度都精准贴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空间功能,最终实现美学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世界人居网:根据您的预判,未来几年设计领域将会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建造等领域发展。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将这些宏观主题有机融入具体项目之中?在实际设计中,您是如何兼顾生态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满足现代城市功能需求的?
张帅:展望未来3至5年,设计行业的发展轨迹将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导向,着重在生态文明构建、智能建造技术、生态修复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更新计划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等关键领域深耕细作。在此背景下,设计师需秉持“行为引导,运营为先”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度整合。通过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与分享实践经验,创新设计策略,利用景观文脉作为纽带桥梁,联结城乡空间,激活并引领产业升级,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
设计师个人及其团队的成长路径中,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至关重要。这要求团队成员紧跟政策最新动态,主动投身于各类学术论坛与实地调研活动中,运用手绘技巧深化设计思路的理解,使创意根植于实际情境之中。同时,跨界学习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灵感来源。设计师在旅行与探索中吸纳全球多元文化的精髓,巧妙融合设计的艺术性与商业实践性,凭借敏锐的前瞻视角和创新思维,创造出既蕴含情境美学又饱含人文关怀的景观作品,实现设计与环境、文化的和谐共生。
世界人居网:在平衡设计的情怀追求与商业现实上,您曾提及设计师既要坚守初心,又要敏感洞察市场需求。当这两者出现矛盾时,您是如何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确保设计方案既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张帅:设计师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应当深度融合业主的长远战略与实际商业操作,运用高度系统化、专业化的设计方法论,确保项目不仅富有情感表达,而且能精准达成商业目标,从而在情怀与经济效益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双轨并进的创作境界。
深挖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设计师能够巧妙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层次,同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力促商业策略与设计创新的和谐共生,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不仅丰富了设计语言,也深化了项目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设计师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艺术的魔力诠释情怀,通过地域文化的现代转译与传承,将深刻的文化意涵、艺术美感与物理空间巧妙融合,助力业主超越传统商业价值的束缚,实现更高级别的市场定位与品牌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凭借创新思维与系统的整合能力,确保项目的经济潜力与美学追求得到最优化的实现,促成商业智慧、运营管理与设计创意的天衣无缝对接,共同推升项目的综合影响力至新高度。
世界人居网:在您的心目中,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才能与您携手共创更多的佳绩?
张帅:身为国际化设计团队的领航者,我深知激发与培养年轻设计师潜能的重要性,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共同成长为愿景的精英团队。我们专注于为每位团队成员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激励他们为个人目标不懈奋斗,同时营造一个包容失败、鼓励成长的氛围,让团队中的每一位设计师都能主动协作,高效执行,持续进阶。我们倡导的设计态度是勇于自我挑战与颠覆,鼓励设计师在构思过程中敢于质疑和推翻既有设计,视每次自我否定为向更高层次跃进的阶梯,以此激发创新思维和改进工作方法。
在项目实施层面,我们尤为重视设计师对于项目核心主旨的精准把握、实战技能的精湛运用,以及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能力。我们相信,通过实战历练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的设计团队将成为不仅创意无限,且执行力卓越的最佳合作伙伴,共同在设计的征途上不断突破,攀登新的高峰。
世界人居网:目前,您正在参与哪个项目,这个项目预期会对商业领域或社会产生怎样的变革性影响?
张帅:目前,我们的团队正投身于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为北京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实施去年洪水灾后的重建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彰显了我们在专业技术上的实力,更体现了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我们深刻意识到,项目的落地实施仅是漫长旅程的一个开端,远非终点。成功并非偶然,它源自于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设计沟通、周密的全过程管控、丰富的项目主持经验和业主方的坚实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深入了解客户行业的特性,从城市运营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者的真实感受出发,用同理心解决项目中的每一个实际难题,以获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然而,当前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常遭遇困境,比如地形变化、成本超支或是实施流程不畅,这些问题往往导致最终成果与原始设计相去甚远,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鉴于此,项目启动初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研究与风险预估,前瞻性地识别并统筹解决各阶段潜在问题,确保项目从宏观定位到微观细节,从文化挖掘、产业规划、运营策略,再到园林景观与建筑设计等每一个专业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整合与严格控制,通过“全过程管控”策略,力求设计意图的精准实现,最终达成既定目标,为城市灾后重生贡献力量。
世界人居网:面向未来3-5年,您最看好的设计与城市发展领域有哪些?
张帅:展望未来3至5年,设计行业的发展轨迹将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导向,着重聚焦于生态文明构建、智能建造技术、生态修复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更新计划以及碳中和目标等多个关键领域。在此背景下,设计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秉持“行为导引,运营优先”的核心理念,通过深化城乡融合的进程,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依托学术研讨与实战经验的双重驱动,不断创新设计方法论,还要善于利用景观文脉作为纽带,衔接城乡空间,激发产业升级与社会活力。
设计师个人与团队的成长,则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离不开对最新政策动态的敏锐捕捉、积极参与学术论坛和实地调研的实践积累,以及对手绘技巧的运用以深化设计逻辑的内化理解。此外,跨界学习与国际化视野的拓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师应从全球旅行中吸取多元文化的精髓,将丰富的人文体验与自然环境的感悟融入设计,巧妙平衡设计的艺术追求与商业可行性。最终,凭借前瞻性的洞察力与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打造出既蕴含情境美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景观作品,实现设计与现实情境的完美交融。
世界人居网:在访谈接近尾声之际,关于设计师的专业成长,您强调了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学科交叉日益频繁的时代,您是如何理解跨界学习对于设计师的价值,又有哪些宝贵经验愿意分享给正在快速成长的年轻设计师群体?
张帅: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的艺术,因此,设计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限于技巧的磨练,更在于深厚文化素养的积淀。我们注重紧跟政策导向,积极参加前沿讲座和实地案例考察,结合手绘设计思考,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设计逻辑与创意思维的表达深度,还促进了多维度思考能力的提升,使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深具内涵的作品。
旅行则成为另一种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每踏足一个新地域,独特的风景、异国的文化、各异的空间构造与生活方式,都仿佛一股清泉,滋养着设计师的创意灵感。这些亲身体验促使我们以“行为导引,运营优先”为原则,去构思充满情境感与人文温度的景观方案,旨在为城市打造出融合自然美、人文精神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空间。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引领团队采用前瞻性视角与创新策略,不仅致力于项目本身的卓越,更着眼于促进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力求每一项设计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积极力量。
在此,我们再次向张帅先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您今晚的分享如同点亮了未来城市与人居环境蓝图的明灯,深刻而启发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远大又细腻的美好生活愿景。您的实践智慧与深远思考,无疑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更加宜居、智慧、和谐生态环境的大门。
在此美好愿景的感召下,我们满怀期待,相信在张帅先生以及众多行业先驱的引领下,未来的城市将以更加璀璨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成为人类理想的生活舞台。
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每一位对美好人居环境充满憧憬的朋友,持续关注我们的【世界人居眼】高端访谈栏目。在这里,我们将持续对话行业精英,探索全球最新的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创新理念,共同见证并参与这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伟大讨论。感谢大家的陪伴与支持,让我们下次访谈再会!
相关推荐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7-24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6-25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6-02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