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
之所以用这个题目:“生于斯,长于斯,融于斯”,相信在座各位都能够理解我大概要说什么。乡村的景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与其说是规划,更不如说是一种生长,是自然演进和人的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个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要换一种方式去认知,也要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和逻辑去理解它。因此我们可能不能简单沿用传统规划设计的路径和方法,更不宜沿用常规的景观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跟各位谈谈我的认知。
图1,2,中国的传统乡村环境
首先要说明,这里说的乡村空间更多是指村落空间,而不是生产空间。大家知道中国的乡村今天强调的是“三生合一”,就是以农村的“生态”本体为基础,融合了乡村的“生产与生活”,不单纯是狭义的景观,也与上午詹姆斯说的欧洲情况不大一样,因为我到罗马大学讲学,对意大利、西班牙的乡村有所了解,在那里有许多乡村今天可能真的成为了像詹姆斯所说是“中产阶级的乐园”,因为大家回避城市的问题,寻求更安逸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国情与欧洲不同,中国乡村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依旧承载着要服务城市的基本功能,所以中国的乡村不一定要走欧洲的乡村发展之路。当然少数地区自然条件很好,有游憩化的发展趋势,那是市场的选择、是个案,比如大家熟悉浙江天目山德清等是很特殊地区。
图3,生长于自然环境的村落
为此我讲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于斯”,我想跟大家谈谈乡村景观的生成过程是活态;二是“长于斯”,乡村景观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在按着乡村环境的规律在更新,有人意志,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主宰;三是“融于斯”就是乡村景观环境的规划策略,应该强调的“三生”融合,在此基础上是特色空间的营造。事实上乡村就是基于对自然利用的长期演化的结果,是按照自然的逻辑结合人的使用意愿在变化着。所以我们说“无序”的建设和“有组织”的规划其实都会对环境对自然原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天也有专家找了许多的例子,看了历史遗存的乡村景观和环境之间的圆融,当人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对环境的也影响是少的,所以传统的村落环境融合度很高,今天情况往往会不一样。中国乡村得到中央政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所以中国乡村一定会按照中国社会的需要去发展,不一定是纯景观性的,更不可能是纯旅游的,我想更不应当成为中产阶级的乐园。所以活化发展,可能是中国乡村景观要走的必然之路。
生于斯,长于特定的环境,上午杨院长说到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其实也很直观的说明了中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中国东部非常的拥挤,这里看到所谓的曾经的繁华乡村都是宜居43%土地上产生的,而今天有赖于特殊的使命还是生态空间。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关于公园,尤其国家公园和荒野以及自然地的保护正在产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保风景区、保公园变成今天对国土安全的保护。所以“三生融合”发展在乡村较之于城市的意义更加鲜明,因地制宜实现人为与自然的共生,这是传统村落也是未来村落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历史形成村落形态各具特征,环太湖周边与浙江山地其实形态各不相同,都是人居环境与自然长期作用的结果,乡村景观不可能只关注空间,其实还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水系、农田、村落永远是伴生的关系。从中国早期的村落到今天的村落建设原理没有根本的变化,一直到当代还是一样的。所以自然的条件决定了生产的方式,也决定了居住的方式。生产与生活共同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全部。传统影响村落形态的因素很多,构建乡村景观要有逻辑性,就是要探讨乡村景观空间生成的规律。如何从空间的深层发展组织、延续、传承传统村落的形态,首先是有资源的约定,在特定的自然资源下符合自然的规律也符合乡村的诉求,此外,水陆交通的影响、生活生产需求等等都对于乡村景观有重要影响。乡村的景观也分内部与外部空间,外部是指自然和乡野和生产性用地,内部就是狭义的村落空间,包括村落里的聚落建筑、街道、甚至小型的公共空间等等。
长于斯,就是从乡村生态和形态更新的角度看,乡村景观如何真正实现有机更新。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变化巨大,尤其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形态变化巨大,这样的乡村GDP上去了,原初的自然形态变化了,有的村修起了别墅,甚至树起了“金塔”,但是这些村落是不是就具有特色?不可否认一定时期他们可能是农村在走向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时的典范,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应当成为中国农村的范本。中国的乡村应该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当代乡村空间增长点有它的特点,不应当简单的延续城市规划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路径改造乡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地崛起了一批“城市化”的新村,在这样一批新乡村建设中实际上原始生产与生活环境变了,甚至于村落空间形态也变了,在赞叹农村变化的同时不得不说这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遗憾。
图5,南京周边的乡村环境
半城市化、农业型、生态型的乡村是今天必须着重研究的不同村落发展形态,不存在一个模式,不可能简单按照一个逻辑研究乡村。所对于村落的空心化问题、村庄建设无序问题、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等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不同区域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只有针对性的研讨并寻求发展依据,才能够打造可持续的乡村景观。
乡村作为建成环境的一种类型,我通常将人居环境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受制于自然过程和自然规律;另一类是建成环境,村落与城市都属于建成环境,是人按照使用的诉求而改造的,不仅改变了自然的肌理,甚至部分改造了存在的形态,就是所谓乡村空间。它还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活生产为内容,由此乡村环境与纯自然是不同,所以不应忽略乡村的特点,也不能忽略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跟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不一样,乡村的形态特征,还是要从地域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的村落结构和特征。乡村景观生态具有“平衡型特征、开放性特征和异质性特征”三个基本特征。从融于斯的角度看,设计需要追求的归根结底是“生态与形态”的耦合关联。形态是外化,生态是内在的,自然而然外化的内在结局是最理想与有机的,不是人为营造,也不是按照传统的逻辑建构乡村,或者是狭义的景观,这不应当走是村落或者乡村的发展路径,更多还是应当有机结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力、科学评价与适度改造的秩序,这样能够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与特色化发展。规律是有决定意义的,形态是自然而然的外化,生态与形态之间的耦合是乡村必须走的自然之路。最终还是要以生态为本底,但是这个生态包含生态也包括人工干预过的生态,对于中国乡村而言,不是有大面积的林地而是需要有大面积的生产空间,要解决14亿人吃饭与吃菜的问题。三生功能中的“生态和生产”是构成乡村景观环境的最基本因素。
图6,宁波许家山村落更新规划
无论是乡村本体还是整体特征,空间本身的营造是彰显地域性特色最为重要的工作抓手。下面举一些例子谈谈。第一个例子是浙江许家山村,是完全建在山上的村落,这个村全部是石头建的,人称是石头村,这个村落始建于宋代的村子,非常巧妙的运用石头,大大小小的堆砌,建筑形态非常自然,也很有意思。因为这个位置靠近海边,我们研究这个片区发展的时候,不是延续传统的景观路径,而是通过生产景观化来建构特色化乡村,让村民们能够在有机更新中还能够延续祖先的逻辑耕种土地,而不是把村民搬出这片大山,把大山交给城里人。
其中少数的片区有发展旅游的价值。规划设计更多应当结合既有的生产和生活范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系统调查研究了地域性建筑,作为新建设创作的逻辑,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延续了原来的肌理,延续了原来结构的技术、方法,将把不同时期的建筑都能够很好的加以保留。我不以为乡村都应该统一通过人为的规划形成特定的风格,使村落凝固在特定的时段,一个乡村的发展应该有延续性,这个村落更新过程中也是这样,延续传统的建筑手法和特征,但是还是希望有其独特的印迹和逻辑。通过这样的方法改变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结构,让老百姓继续在这里栖居、诗意地生活。
图7,太湖三山岛水街设计
第二个例子是太湖的三山岛,这个也很有意思,历史上的印迹很有特征,它是太湖中的小岛,不大的小岛上有省级和市级的文物很多,做这个更新的时候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同时满足当代三山岛村民发展的需要,还要能够服务现代旅游业服务的需要,在这样的逻辑下从研究三山岛的空间形态,研究肌理、研究构成,以及研究适宜的开发建设强度和应有的空间形态和建筑体量,通过一系列的定量辅助技术,最终重新组织了属于三山岛的形态,建构了属于他空间的形态。并重点做了其中的一条水街设计,这条水街的恢复也是基于历史考证,依托于今天岛上水系的沟通和外太湖沟通的需要。我们治理了环境,从而使传统的村落满足今天需要,也焕发了活力,也解决了许许多多在发展过程中村落遗留的问题。传统的村落要发展不一定靠大拆大建,在这里恢复了水街,同时沟通了水系,实现功能完善和水环境的沟通,从而实现了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
第三个案例是南京的一个项目,随着道路建设,随着区域调整,这个片区成为废弃的村落。该区域原住民全部迁离了,改造过程中也认真研究了既有村落建筑,有70年代建筑,也有80年代更新的建筑,甚至有少量90年代的建筑,改造工作不是简单拆除重建,也不是简单为改造而改造,而是坚持适度改造和目标相结合,反对过于花哨的改造,将民居纯粹的艺术化不一是理想方式,所以我主张应避免过渡设计。在这个设计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砖混建筑,建筑质量尚可,以两层为主,在改造目标就是完善功能,沟通建筑主群符合“民宿”的功能需要,提供都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条件。
图8,南京市江宁区西毗苏村建筑更新设计
把传统的生产活动融入其中,但是这里失去了传统的生产意义,更多是游戏体验。这里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改造活动,坚持微更新、微改造和减量化设计,怎么样让设计少,这里不单纯为了节约投资,而是为了使既有资源最大化,尽可能巧妙改造设计。其中民宿和游客中心都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建构的。这些建筑的主体都是原来的村落建筑,适当改造,比如猪圈、拆除了茅房,适当整合了资源,就是今天看到的状态。适当的改造就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服务,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既存的资源进行改造,而不是按照某种理想的范式去改,这是属于有机更新的范畴。审慎地对待乡村,既包含对待审慎地对待自然,也包括审慎地对待既有建筑,不是大规模改造,也并非按照主观的理想范式而改造。因地制宜、因建筑制宜,可能是我们进行微更新、微改造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7-24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6-25
世界人居
0评论
2024-06-02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