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梅洪元院士:每一个建筑都蕴含着建筑师对于生态环境的解读与期许

人居要闻

2022-07-15

梅洪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导、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工作,创建了建筑协同设计理论和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体系。代表作品有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冰雪会堂、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 ,郑州大剧院,东软国际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等重大工程项目。

中国环境报:“双碳”目标提出后,建筑业在思想意识方面有哪些转变?在行动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比如,有哪些新的政策,或行业规定,对业内影响较大?

梅洪元:建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碳排放很高的产业。在“双碳”目标未提出之前,我国其实就一直在通过建筑节能实现“降碳”,但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在“双碳”目标提出后,落到我们建筑产业,只依靠节能是难以完成降碳目标的,新的要求应该是建筑产业上、中、下游的各大责任主体对其负责产业链的环境效益(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并进行逐步优化。这需要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将绿色低碳提升到较高的优先级,至少是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水平,使其成为无论是制造、设计或是建造过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这种考量并不是单纯地想一想就能得出结论,需要将建筑产业解构,细化并评估各个环节的环境效益。而这些工作不能各自为政,需要统一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据我所知,现在很多新的政策、行业规定都在研究制订过程中。比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建设全过程的绿色建造标准体系、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制度和标准体系等。做完这些工作,可能也就意味着我国建筑产业升级序幕的拉开。届时,对建筑业的影响将是空前巨大的。

中国环境报:在建筑的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手段可以更好的节能降碳?我记得十多年前去埃及大学时,自然采光的图书馆被当作一个景点来介绍。国内一些地方包括北京也有像清华大学节能楼等多个节能建筑。您认为,当下的低碳建筑,与十年前的节能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技术方面,是否有较大的改变?

梅洪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需求也走向了复合化与复杂化。比如,可满足多种功能转化的室内空间、可实现高标准舒适性的室内环境等。在我设计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时,面临如何提高大跨空间效率的问题,采用了同高、同层、同跨的集约方法,实现了空间的互通、互变。再比如,在我国北方,高层建筑一直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对象,我就提出了一种复合构件的设想:将标准层建筑的高梁和设备进行整合设计,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也更好实现了节能低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基本都是从空间与环境的综合效能去考虑的,最终实现空间效率与环境品质双提升。

就我个人的理解,当下的低碳建筑与十年前的节能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技术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低碳建筑,核心词是“碳”。我们常说“碳循环” “碳足迹”,其内涵强调的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否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比如,碳排放过多,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所以,当下把“碳”单独提出来,表明了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心。

投射到建筑产业,低碳建筑的实现必然需要考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相较之下,节能还是从能源获取和消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主要集中在建筑运维阶段。和“碳”的问题比,“能”的问题更窄一些,也更具体一些。从技术方面上讲,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围绕建筑用能方式和用能途径展开探讨的。低碳建筑则是从全周期、全产业与自然环境的物质交换中去寻求解决方案,比如低碳材料、低碳建造、低碳管理等。

中国环境报:除了在节能方面以外,建筑外形与性能等与生态环境有哪些关联?怎么能够达到在建筑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梅洪元: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简单地谈一谈。建筑外形与性能其实已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室内环境。比如,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代表了建筑与室外气候环境互动的结果。再比如,建筑的表观材质也可能使建筑与其周围环境产生微妙的互动。类似的关联其实很多,如果想让这种关联有较好的表现,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对当地的环境有充分的解读,提出合理的对各类资源利用与规避的方案。

中国环境报:您提到千城一面的现象,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城市问题。如何在城市建筑中与地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有机融合,这方面您有哪些考量和建议?

梅洪元:全球化带来千城一面,不仅仅是城市风貌的课题,实际上也深度影响到了碳排放。千城一面是指建筑在地性的缺失,比如,在建筑设计上,水土不服的“南北移植”,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其实各地的历史建筑都是高度尊重当地自然环境的,并且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其被“淘汰”的原因主要还是无法满足当前我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当地的历史建筑与地方文化入手,将历史、文化元素与当代建筑形式有机结合,生成鲜明的在地性。

中国环境报:我们知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需要。您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如何在建筑设计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梅洪元: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和需求点都不尽相同,美好生活的实现也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我个人认为,建筑师可以尝试提供多元、多义的生态环境解决方案,使人们有机会去思考并选择自己更为满意的生活方式。同时,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是在民众参与下产生的,使人们有机会和环境一同“成长”,共同成就美好生活。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有一些社区生态环境改造项目,就是采用了公众参与设计、投票、方案比选的“创作”方式。从建筑师的角度,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设计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最大化满足使用者需求。从使用者的角度,这也利于大众理解生态环境解决方案的由来,并提供了从自身出发,改进生态、融入环境的机会。

中国环境报:对于城市更新,老旧建筑和新建筑如何平衡?请您给城市管理者们一些好的建议。

梅洪元: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老旧建筑和新建筑之间所谓的冲突或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生活发展的阶梯性——在非连续、非自然的城市变迁下,建筑风格、类型、规模的演进是割裂的。比如,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城区和老城区,建筑风貌差异极大。差异的产生,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当下,从生态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应该对老旧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后再加以利用,使我们的城市记忆、文化印记得以保留。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其价值也是无法计算的。

谈到在老旧建筑和新建筑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的例子,我觉的是在欧洲。欧洲的城市发展时间最长,历史建筑、老旧建筑、新建筑,总是混融在一起。历史建筑很多和国内情况一样,也成为了景点;老旧建筑,能够使用的,一直都是处于不断被修复和保护的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会对自己所居住的街区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依恋感。显然,新建筑有一天也会变成老旧建筑,所以欧洲对于新建筑的态度是很慎重的,建筑师会给新建筑做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在我们看来,他们设计得很慢,施工得也很慢,但是他们的建筑使用年限非常长。人们也不觉得,我是在新建筑里上班、他是在老旧建筑里生活有什么区别。

我理解,所谓的“平衡”,是让老旧建筑一直可以“与时俱进”,而新建筑在策划的时候,提前“看”到它变老旧的那一天会面对什么情况。这种对待建筑产业的态度,能使城市进入到一个有机、有序的更新状态里。这样一来,就谈不上老旧建筑和新建筑了,这种明显对比的概念会逐渐被消解。

中国环境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对此,您认为作为建筑师和建筑行业,该如何理解?应该怎样传播和践行好生态文明理念?

梅洪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不断地在推进各方面的相关工作,成效显而易见。比如,雾霾的改善,这都是我们切身感受得到的。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说明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生产生活行为的改变对生态环境做出积极影响。所以,身体力行将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传播这些思想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对整体环境的影响性。

说到建筑师,其实我们的作品,就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最有效地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每一个建筑都蕴含着建筑师对于生态环境的解读与期许。当然,好的建筑一定是能够很好地处理人、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且使其显得不那么平庸,因为平庸的建筑是不具备传播能力的。

至于整个建筑行业,涉及的就太多了。尽管建筑行业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建筑产品或作品,但背后还包含很多隐性的链条,如产业链、经济链等。如何让这些隐性的链条在生态层面变得显性,可能是我们需要改变的、需要付诸实践的。使这些影响变得清晰可见,其实也是极大的一种意识的传播。


相关推荐

首届白玉兰奖|上海音乐厅:建筑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缔造视听盛宴

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人居级

浏览:6882

新零售→古城后“浪”江南赞,紫阳古街新活力|零壹城市

类型:室内设计

设计公司: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社

人居级

浏览:7091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0
0 赞10 转发

首页

项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