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长城保护引入考古:共探保护路径,共享世界遗产
2022-11-07阅读:1670发布:人居要闻来源:中新社作者:徐婧 杜燕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徐婧 杜燕)经由考古的“检查”与“医治”,北京年久失修的长城点段正逐步抹去灰尘,呈现出完整的遗址样貌。未来,历经数百年风霜的长城将有更多的点段向公众开放,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功能。
北京段长城是中国有长城分布的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保存最完好、工程最复杂的段落。长城在北京自东向西蜿蜒经6个区,墙体全长520.77公里。箭扣长城海拔1141米,因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是明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
近几个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尚珩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登上箭扣长城。在他随身携带的相机里,留下了这片山林从初夏到深秋的色彩,也记录着五座敌台越来越清晰完整的模样。
提及频繁登上长城的原因,尚珩表示,不同于以往的“抢险式修缮”,北京正在摸索“慢慢修长城,边研究边修”的模式——2021年,北京把长城保护的工作重心由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和怀柔区箭扣长城为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今年6月,启动箭扣长城考古发掘。
箭扣长城的研究性修缮范围是141至145号敌台,以及这五座敌台之间480多米长的墙体。目前,考古发掘已经完成。
走近箭扣长城,记者在敌台间看到,昔日被植被、土堆掩埋的长城墙体、敌台、暗门等建筑遗址已经完整展现在眼前,窗框印记、排水系统等建筑细节也露出“真容”。
石碑、瓷片、箭头、石雷……出土文物显示,本次考古发掘收获颇丰。尚珩介绍,在五座敌台上出土的文物可分为建筑构件、武器和生活用品三类。其中,在141号敌台和143号敌台发现的两块石碑最为珍贵,它们记述了敌台和墙体的修建时间、修建者和建筑尺寸等,成为长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让研究人员颇为惊喜的火炕、灶台等生活遗迹,证实了古代的戍边将士曾在敌台上做饭住宿,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长城的“温度”。随着长城承担的更多功能被揭开,保护方案的设计工作更加有据可循。
“我们以往只是在地面上观察长城,并不了解被掩埋的部分,保护方案难以全面、科学。经由考古‘望、闻、问、切’找到长城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尚珩总结道,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现实的保护层面,研究性修缮都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人们不再把长城当作古建筑来修缮,而是作为遗址来保护、研究。在143号敌台顶部的北侧,尚珩向记者介绍了一处被称为“最美坍塌”的墙体。“像这样完整坍塌的墙面也是长城遗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为发挥教育、展示功能,一些倒塌的建筑堆积将予以保留,并在长城开放后向公众展示。本次考古发掘还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了场景复原,这为还原不同时期的长城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便于日后回溯考古过程。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标志性项目完成进展明确,到203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将全面建成。通过五个集中展示片区产生的辐射作用,长城管理开放的长度有望达到北京长城总长度的十分之一。这座约占北京30%市域面积的公园将带动长城遗产的保护传承,使公众享受长城大型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要动土,先考古。”正如尚珩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这句话,考古发掘是长城研究性修缮的开端,随后就将进行设计方案制定和修缮施工。“希望借助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契机,更多完成保护修缮的长城点段能走进公众视野,让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继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完)
相关文章
评论
全部评论0